青壮年长期适量食用蛤蜊有助于补充优质蛋白、锌和铁等营养素,但过量可能引发重金属蓄积、痛风或过敏风险。
-
营养优势
蛤蜊富含易吸收的蛋白质、维生素B12和矿物质(如锌、硒),可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对青壮年体力恢复和代谢调节有益。 -
潜在风险
- 重金属污染:近海蛤蜊可能富集铅、镉等重金属,长期过量食用可能损伤肝肾。
- 高嘌呤问题:每100克蛤蜊嘌呤含量约136毫克,频繁食用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 过敏风险:部分人对贝类过敏,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
-
食用建议
每周摄入不超过2-3次(每次约100克),优先选择水质清洁的养殖蛤蜊,烹饪时彻底加热杀菌。
合理食用蛤蜊可发挥其营养价值,但需注意控制频率和食用量,避免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