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并非必须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但越早处理越好! 关键点在于伤口暴露等级和及时规范处理:①轻微无出血伤口需清洗消毒并接种疫苗;②贯穿性伤口需加注免疫球蛋白;③超过24小时仍可接种,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免疫均有效。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时间延误放弃救治。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并消毒。酒精擦拭测试皮肤破损情况(疼痛=破损),未破损可仅清洗,破损则需就医。彻底清创能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疫苗时效性≠24小时截止
首针疫苗建议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潜伏期通常1-3个月,未发病前补种仍可激发抗体。全程需接种5针(0、3、7、14、28天),延迟者需调整后续针次间隔。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方案
宠物接种史不能完全排除风险。裸露皮肤被轻咬无出血属Ⅱ级暴露,需疫苗;贯穿伤或黏膜污染属Ⅲ级暴露,必须联合免疫球蛋白。无法判断时直接就医。 -
特殊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免疫缺陷者需更谨慎。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同时确认破伤风免疫状态,深伤口需额外处理。
提示:任何可疑暴露都应第一时间规范处置! 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或咬伤超过24小时,狂犬病预防仍值得投入。保存咬人动物观察10天,同时完成全程免疫才是科学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