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出血后,伤口处理的关键步骤包括立即冲洗消毒、止血包扎、评估狂犬病风险及就医检查。以下是具体处理方法:
-
立即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唾液和污物。若伤口较深,可借助注射器加压冲洗内部。 -
消毒与止血
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周边,避免直接涂抹伤口内部。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若持续出血超10分钟需就医。 -
暴露风险判断
确认小狗是否接种狂犬疫苗。若无法核实或小狗出现异常行为(如流涎、攻击性),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就医处理指征
伤口深度超过0.5厘米、位于头面部/关节处,或出现红肿化脓、发热等症状时,需医生清创并开具抗生素。破伤风疫苗超过5年未接种者需补打。 -
后续观察要点
72小时内每日检查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沾水或剧烈活动。同时观察小狗10天内是否健康存活(狂犬病潜伏期参考指标)。
正确处理可降低90%以上的感染风险。即使伤口轻微,也建议保留咬伤动物信息并拍照记录伤口变化,便于医疗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