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清洁伤口、消毒处理、就医评估、注射疫苗和物理治疗,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恶化。
一、清洁伤口
- 立即清洗: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去除污物和细菌。
- 肥皂辅助: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如洗衣皂)彻底清洗伤口,有助于杀菌。
二、消毒处理
- 消毒剂使用:清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避免感染。
- 避免包扎:保持伤口暴露,便于排血引流和防止厌氧菌感染。
三、就医评估
- 评估伤情:观察伤口深度、出血情况及肿胀程度,判断是否需要缝合或进一步处理。
- 专业治疗:及时前往医院,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生素、狂犬疫苗或破伤风疫苗。
四、注射疫苗
- 狂犬疫苗:无论伤口大小,均需接种狂犬疫苗,防止狂犬病发生。
- 破伤风疫苗:如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注射破伤风疫苗。
五、物理治疗
- 冷敷消肿:在伤口清洁后,可进行冷敷,缓解肿胀。
- 辅助理疗:若肿胀严重,可进行红外线烤电或超短波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六、日常护理
- 避免刺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局部刺激。
- 休息与营养:保证充足休息,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通过以上措施,可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如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热、脓液渗出),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