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出血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当伤口较深、位于头面部或无法确认狗的健康状况时。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而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即使出血量少或狗已接种疫苗,也应遵循“冲洗伤口+专业评估+接种疫苗”的三步原则,不可存侥幸心理。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残留。避免包扎或涂抹药膏,保持伤口开放。深部伤口需就医清创,并配合免疫球蛋白注射以中和病毒。 -
疫苗接种方案需科学
国内采用“5针法”(0、3、7、14、28天)或“2-1-1”四针法(首日双针+第7、21天各一针)。必须全程接种,中断可能影响免疫效果。若既往接种过疫苗,再次暴露需根据时间间隔补打加强针。 -
高风险情形需额外警惕
流浪狗、未接种疫苗的宠物或出现异常行为的狗,风险更高。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及头面部受伤者,即使轻微出血也需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 -
误区澄清
“狗接种过疫苗就不用打针”是错误认知,动物免疫状态可能失效;“多年前咬伤无需补打”也不成立,只要当时未规范处理,仍建议补种疫苗。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快速行动+专业医疗介入。任何出血性咬伤均需24小时内就医,延误处理可能致命。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接触陌生动物,能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