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必须立即前往疾控中心! 狂犬病是致死率近100%的病毒性传染病,而土狗可能携带病毒。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疾控中心能提供专业评估与规范处置,切勿因侥幸心理延误救治。
-
伤口紧急处理是第一步
被咬后应立刻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连续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同时用流动清水交替冲洗,尽可能清除病毒。若伤口较深,需用注射器深入内部冲洗。处理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但不可包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避免厌氧环境滋生病毒。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方案
- 一级暴露(皮肤完好且未接触唾液):无需疫苗,但需观察动物10天。
- 二级暴露(皮肤轻微破损无出血):必须接种狂犬疫苗。
- 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土狗多为散养,无法追踪健康状态,因此即使伤口轻微也需按三级暴露处理。
-
疫苗与免疫球蛋白的双重防护
狂犬疫苗需在0、3、7、14、28天接种5针,而免疫球蛋白能快速中和伤口局部病毒。疾控中心可准确计算注射剂量(按体重20IU/kg),直接浸润注射至伤口周围,阻断病毒向中枢神经扩散。自行接种可能因剂量或操作不当导致防护失效。 -
24小时黄金窗口期
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一旦出现症状则无法治愈。疫苗接种越早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建议接种,不可放弃。疾控中心提供24小时应急服务,偏远地区可通过急诊科转介。
切勿自行判断风险! 即使土狗已接种疫苗,仍存在免疫失败或潜伏期传播的可能。所有犬咬伤均应视为潜在暴露,务必在2小时内前往疾控中心规范处置,并保留动物信息供后续追踪。生命安全无小事,科学防护才能避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