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后未破皮但出现红印,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根据情况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皮肤存在肉眼不可见的破损或狗健康状况不明,建议按II级暴露处理并接种疫苗;若皮肤无损伤且狗已接种疫苗,可观察10日后决定是否补种。
-
暴露风险分级与处理原则
根据WHO狂犬病暴露预防指南,皮肤无出血的咬伤或抓伤(包括红印、淤痕)属于II级暴露。此时需彻底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若红印处有轻微渗液或表皮脱落,可能升级为III级暴露,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 -
伤口紧急处理方法
- 冲洗消毒:立即用20%肥皂水(或清水)连续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
- 避免包扎:保持伤口开放,减少厌氧菌感染风险。
- 记录细节:记录狗的外形、攻击行为及地点,便于后续追踪狂犬病风险。
-
疫苗接种必要性判断
- 必须接种的情况:散养狗未接种疫苗、狗出现异常行为(如流涎、攻击性强)、伤口处有刺痛或麻木感。
- 可暂缓接种的情况:狗为家养且已规范接种疫苗,且能对狗进行10日医学观察(观察期内狗未死亡则无需继续接种)。
-
后续观察与就医提示
即使未接种疫苗,需密切监测以下症状:- 伤口红肿加剧或出现化脓
- 发热、头痛、恐水等神经系统异常
- 狗在10日内出现异常或死亡
提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最短可至5天,一旦出现症状致死率近100%,因此早期预防至关重要。建议所有II级以上暴露者到疾控中心或具备资质的医院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