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戳到手指头后,应优先挂急诊外科或普外科,若伤口较深或存在感染风险需同时咨询感染科。关键处理步骤包括:彻底清创、评估狂犬病暴露等级、破伤风预防,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
-
急诊外科/普外科核心作用
负责伤口规范化处理: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清除异物,判断是否需缝合。深部刺伤可能需拍摄X光排除残留牙齿碎片,避免继发骨髓炎。 -
感染科协同处置要点
根据WHO暴露分级:Ⅱ级(表皮破损无出血)需立即接种狂犬疫苗;Ⅲ级(穿透性伤口/黏膜接触)必须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评估破伤风风险,超过5年未加强者需注射TAT。 -
72小时黄金干预期
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仍建议24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极端案例显示最短可达4天,延误处理将大幅提高病死率。 -
后续观察双维度
医学观察:监测伤口红肿热痛等感染体征;犬只观察:10日内如动物死亡需立即送检脑组织。家养犬需提供至少2次有效疫苗接种记录。
及时就医可降低99%以上的狂犬病发病风险,切勿因伤口表浅自行涂抹药物。若就诊医院无相关科室,直接告知分诊台"动物致伤"会启动快速响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