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戳到手指头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暴露伤口,根据咬伤程度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存在感染风险,需科学处理以防狂犬病或细菌感染。
-
紧急冲洗与消毒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肥皂可溶解狂犬病毒脂质包膜,降低感染风险。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保持暴露状态。若伤口较深,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确保清除残留唾液。 -
暴露等级评估与医疗干预
- 轻微破皮无出血(Ⅱ级暴露):清洗消毒后需接种狂犬疫苗。
- 贯穿性伤口或出血(Ⅲ级暴露):除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头颈部、手指等部位即使轻微伤也建议联合免疫治疗。
-
警惕细菌感染与并发症
家养犬口腔含多种病菌(如喉巴斯德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红肿、化脓甚至败血症。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伤口恶化,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常见误区纠正
- “宠物打过疫苗就安全”:动物疫苗保护率非100%,仍需规范处理伤口。
- “小伤不用处理”:即使微小伤口也可能传播病毒,延迟处理仍有效,但越早越好。
- “包扎可保护伤口”:包扎会创造厌氧环境,加速病毒繁殖,应避免。
总结:被家养犬咬伤后,快速冲洗、准确评估暴露等级及专业医疗介入是关键。无论伤口大小,均需重视潜在风险,避免因侥幸心理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