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出血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及时规范处置可有效预防。以下是关键要点: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避免包扎或缝合伤口,以利排毒。若出血严重,需加压止血并尽快就医。
-
疫苗接种无例外情况:无论家养犬是否接种过疫苗,只要咬伤出血(属III级暴露),均需全程接种疫苗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疫苗程序可选5针法(0、3、7、14、28天)或“2-1-1”4针法(0天2针,7、21天各1针)。
-
免疫球蛋白不可或缺:出血性伤口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这一步骤与疫苗接种同步进行,尤其对头面部、颈部等高风险部位咬伤至关重要。
-
观察犬只不能替代处置:即使采用“十日观察法”,也需先完成首针疫苗接种。若10日后犬只死亡或异常,必须继续完成全程接种。
-
时间就是生命: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最佳干预窗口为咬伤后24小时内,超过48小时仍建议接种。
提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但一旦发病无药可治。切勿因犬只“看似健康”或“已免疫”而延误救治,所有出血性咬伤均需按最高风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