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抓咬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并根据伤口深度判断是否就医。若出现出血、肿胀或发热等症状,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避免感染风险。
1. 伤口紧急处理
-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持续15分钟,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
- 轻轻挤压伤口周围,排出可能污染的血液,但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 用碘伏或酒精初步消毒,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感染。
2. 判断就医标准
- 表皮轻微划伤:清洁消毒后可自行观察,若犬只接种过狂犬疫苗且健康,感染风险较低。
- 深伤口或出血:必须就医,医生可能建议缝合并注射破伤风或狂犬疫苗。
- 不确定犬只健康状况:一律按暴露处理,接种疫苗以防万一。
3. 后续观察重点
- 72小时内留意伤口是否红肿、化脓或发热,可能是细菌感染征兆。
- 10天内观察犬只是否出现异常(如狂躁、流涎),若犬只死亡需立即报告疾控中心。
注意:即使家养犬定期免疫,狂犬病毒潜伏期长,暴露后预防不可或缺。正确处理伤口和及时医疗介入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