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肿胀是机体对创伤和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正确处理可降低感染风险。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
-
紧急清创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层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若伤口持续渗血,可抬高患肢并按压伤口近心端5-10分钟。 -
医疗干预优先级
- 未接种过狂犬疫苗者必须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暴露后72小时内有效)
- 深部穿刺伤需医生评估是否缝合,通常开放伤口更利于引流
- 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常见犬咬致病菌(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肿胀管理技巧
伤后48小时内冰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72小时后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若出现跳痛、发热或红线蔓延,提示感染需就医。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肿胀持续时间可能延长50%以上。 -
康复期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干燥至结痂,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撕裂。观察3周内是否出现狂犬病前驱症状(恐水、吞咽困难)。被流浪犬咬伤或肇事犬10日内死亡,需补打疫苗加强针。
动物咬伤后肿胀程度与损伤深度正相关,但及时规范的处置可使感染率下降80%。即使轻微咬伤也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且潜伏期可能长达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