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后未破皮但发红,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消毒,观察红肿变化,24小时内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即使皮肤未破损,犬类唾液中的病毒仍可能通过微小创口侵入,不可掉以轻心。
- 彻底清洁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发红部位至少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若局部发热或疼痛加剧,可冰敷10分钟缓解,但避免冻伤皮肤。
- 消毒与暴露处理:冲洗后涂抹碘伏或75%酒精消毒,保持伤口暴露通风。切勿包扎或使用药膏覆盖,以免滋生细菌。
- 动态观察症状:记录红肿范围、疼痛程度及体温变化。若48小时内出现扩散性红肿、跳痛或发热,需急诊排除感染。
- 医疗干预原则: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仍建议就医。医生会根据犬只健康状况、咬伤部位(如近头部风险更高)决定是否补打狂犬疫苗或破伤风针。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孕妇或免疫缺陷者被咬后,即使轻微红肿也需优先就医,此类人群感染风险及并发症概率显著增加。
及时处理能有效阻断狂犬病等潜在风险,切勿因伤口表浅而延误就医。日常与宠物互动时,避免直接接触口鼻部位,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可大幅降低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