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出血后,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急救法:用肥皂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碘伏/酒精消毒避免感染,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是关键。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颈部,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并遵医嘱处理。
-
紧急冲洗: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可清除70%以上的病毒。避免用力挤压伤口,以免病毒扩散。冲洗后若仍有渗血,可轻压止血但避免包扎。
-
深度消毒:选用75%酒精或2%碘伏涂抹伤口及周边皮肤,重复消毒2-3次。注意酒精刺激性较强,儿童或敏感部位建议改用碘伏。未彻底冲洗前禁用消毒剂,否则易使病毒封闭在组织内。
-
分级就医:
- 浅表伤口:完成冲洗消毒后,立即前往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0、3、7、14、28天五针法)。
- 深穿透伤: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医生会根据体重计算剂量直接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
- 特殊部位:面部/手指等神经密集区伤口,即使轻微出血也需联合抗血清治疗。
-
暴露后监测:记录咬人犬只特征并上报动物防疫部门,观察10天内是否出现狂犬病症状。接种疫苗期间忌烟酒、剧烈运动,避免免疫抑制。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及时规范处置可100%预防。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被咬出血者仍需全程接种人用疫苗,不可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