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挠伤后,只要皮肤破损或出血,无论伤口大小均需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关键点包括:①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处理是唯一保命方法;②即使家养犬接种过疫苗,破皮后仍需专业评估;③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但超时后仍有效。
-
暴露分级决定处理方式
若挠伤导致皮肤破损(如渗血、划痕),属于Ⅱ级或Ⅲ级暴露,需彻底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酒精测试法可辅助判断:擦拭伤口有刺痛感即表明皮肤屏障已破坏。Ⅲ级暴露(如贯穿伤)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紧急处理“三步法”
- 冲洗: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深层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
- 消毒: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以降低病毒繁殖风险;
- 就医:医生将根据犬只免疫状态、地区疫情等综合评估,决定接种方案(如“2-1-1”或5针法)。
-
破除常见误区
- 误区1:“家养犬安全无需处理”——动物携带病毒可能无症状,破皮即需就医;
- 误区2:“伤口小可自愈”——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仍可能感染;
- 误区3:“超24小时无效”——疫苗在发病前接种均有效,但越早越好。
-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若挠伤部位在头面部或神经密集区(如手指),病毒侵入速度更快,必须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
总结:安全无小事,被挠伤后切勿侥幸。立即冲洗并前往犬伤门诊规范处置,同时为宠物定期接种疫苗,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