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降低感染和并发症风险,关键步骤包括:彻底清洗伤口、消毒处理、及时就医接种疫苗,并密切观察伤口和身体状况。
-
清洁伤口: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去除犬只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内部。
-
消毒与止血: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若出血,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但一般无需包扎(狂犬病毒厌氧,包扎可能加速病毒繁殖)。
-
就医与疫苗接种:无论伤口大小,尽快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全程5针,分别于0、3、7、14、28天注射)。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颈部,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确认是否需要补打破伤风疫苗。
-
观察与记录:
- 伤口情况:留意红肿、渗液或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及时复诊。
- 犬只状况:与狗主人确认犬只疫苗接种史,若犬只10日内死亡或出现异常行为,需立即上报并加强医疗干预。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避免逗弄陌生犬只,确保家养宠物定期接种疫苗。被咬伤后第一时间自救可大幅降低风险,但专业医疗处置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