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即使伤口较小也应尽快前往疾控中心或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且小型犬同样可能携带病毒,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全程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切勿因宠物体型小而心存侥幸。
-
紧急处理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动物唾液。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降低病毒繁殖风险。这一步骤能显著降低感染概率,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处置。 -
暴露分级决定处置方式
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分为三级:若皮肤破损(Ⅱ级)或出血(Ⅲ级),必须接种疫苗;Ⅲ级暴露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即使小型犬接种过兽用疫苗,被咬后仍需人用疫苗接种,因动物免疫保护并非绝对可靠。 -
疫苗接种时效与程序
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24小时内最佳,但超期后仍应补种。需按“5针法”(0/3/7/14/28天)或“4针法”(0天2针+7/21天各1针)全程接种,自行中断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
常见误区澄清
• “家养宠物咬伤无需处理”:错误!未检测的动物均存在风险。
• “伤口小不用就医”: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也可能感染病毒。
• “打过疫苗终身免疫”:全程接种后半年内再次暴露可不接种,超期需加强。
总结:狂犬病防控无小事,任何犬类咬伤均需专业评估。疾控中心与定点医院具备规范处置能力,第一时间就医是最安全的选择。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逗弄陌生动物,能从源头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