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处理法,关键点包括:用肥皂水彻底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是小型犬,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快速正确的应急处理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
伤口处理
第一时间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同时轻挤周围组织排出污血。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避免使用嘴吸伤口或涂抹软膏。小型犬牙齿较细,伤口可能较深,需仔细检查是否残留异物。 -
就医与疫苗接种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尽快前往犬伤门诊。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头面部咬伤或三级暴露者需加倍重视,疫苗首针应优先注射于伤口附近。若犬只10日内未死亡,可后续调整治疗方案。 -
感染监测与后续护理
保持伤口开放透气,每日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犬只未接种疫苗或无法追踪来源,需严格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破伤风风险较高者需同步接种破伤风抗毒素。
提示:日常避免逗弄陌生犬只,宠物犬应定期接种疫苗。若被咬后出现恐水、发热等症状,立即就医——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及时干预可100%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