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挠伤后,即使没有出血,也建议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并彻底清洗伤口。 狂犬病致死率近乎100%,而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较高,微小伤口也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及时预防至关重要。
-
风险等级判断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传播,抓伤、咬伤或黏膜接触均可能感染。流浪狗因未接种疫苗且健康状况不明,风险远高于家养宠物。即使伤口仅红肿未出血,病毒仍可能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 -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此举可减少病毒残留,但无法替代疫苗接种。若无法确认狗是否健康,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最安全的选择。 -
疫苗接种必要性
狂犬疫苗分为暴露后预防和暴露前预防两种。被流浪动物抓伤后,需全程接种暴露后疫苗(通常4-5针)。延迟接种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且疫苗需在发病前完成全程注射才有效。 -
后续观察与防护
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同时观察动物状态:若10日内狗未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接种计划。日常接触流浪动物时,建议穿戴长袖衣物以减少暴露风险。
狂犬病潜伏期长且不可逆,预防远胜于治疗。任何可疑暴露后,务必优先考虑专业医疗评估,切勿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