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即使没破皮仅有红印,也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消毒,密切观察红肿情况,24小时内就医评估狂犬病疫苗接种必要性。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无禁忌症,流浪犬携带病毒风险更高,不可因伤口轻微而延误处理。
-
彻底冲洗: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紧急时可用自来水替代。水流压力需足够冲走表层病毒,生理盐水二次清洁后无菌棉吸干残留液体。较深红印需注射器灌注冲洗。
-
消毒抑菌:稀释碘伏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涂擦伤口,避免酒精直接刺激。切忌包扎伤口,狂犬病毒厌氧环境易繁殖,暴露伤口更利于病毒灭活。
-
专业评估:立即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将根据咬伤部位(近头部风险更高)、流浪犬健康状况(是否接种疫苗不明)及免疫史综合判断。即使轻微暴露也可能需接种5针疫苗,分别于0、3、7、14、28天完成全程接种。
-
特殊人群加强防护:儿童、孕妇、免疫缺陷者更易感染,需优先注射免疫球蛋白。若3个月内曾接种过疫苗,可简化加强针程序。
-
观察期注意事项:72小时内禁酒、浓茶及剧烈运动,避免局部刺激。若红印扩大、渗液或发热,需复诊排除细菌感染。
预防永远胜于救治,遇到流浪犬保持安全距离,教育儿童不要主动接触。家养犬定期接种疫苗并牵绳出行,从源头降低暴露风险。任何动物咬伤后,第一时间规范处置是阻断病毒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