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未破皮但有红印时,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消毒,尽快就医评估是否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皮肤未破损,动物唾液中的病毒仍可能通过微小创口侵入,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必须高度重视。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红印处至少15分钟,水流需有一定压力以冲走残留唾液。若条件允许,可使用专业冲洗液或弱碱性清洁剂增强效果,避免用力揉搓。 -
消毒与伤口处理
冲洗后使用碘伏(0.025%~0.05%)或酒精消毒,由内向外涂擦。保持伤口暴露,不包扎、不涂抹软膏,以减少病毒存活可能。若红印处出现肿胀、渗液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 -
紧急医疗干预
即使伤口轻微,也需在24小时内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会根据流浪狗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接种疫苗)、咬伤部位等综合判断,可能建议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按Ⅲ级暴露处理。 -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若需接种疫苗,通常采用5针程序(0、3、7、14、28天)或“2-1-1”程序(首日2针)。全程接种期间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并观察是否有发热等不良反应。 -
后续观察与预防
密切关注伤口变化及自身症状,狂犬病潜伏期可达数月。提醒社区加强流浪动物管理,避免直接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宠物应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预防胜于治疗,任何动物咬伤均不可侥幸处理。及时规范的处置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保护自身与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