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预防中暑昏迷的关键在于及时补水、避免暴晒、合理作息,并掌握急救措施。中暑昏迷是体温调节失衡的严重后果,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危及生命,但通过科学防护可有效避免。
-
主动补水与电解质平衡
夏季出汗量大,需定时补充水分,避免等到口渴才喝水。每小时饮用200-300ml淡盐水或含钾饮品(如椰子水),可弥补流失的电解质。户外工作者应每15-20分钟饮水一次,避免脱水引发中暑。 -
物理降温与防晒措施
外出时穿戴浅色透气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高温时段(10:00-16:00)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若需长时间暴露,可携带便携风扇或冰袋,定时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下等部位散热。 -
药物与应急准备
随身携带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时立即服用。若有人昏迷,需迅速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领,用冰敷大动脉位置(如腋窝、腹股沟),并拨打急救电话。 -
调整作息与饮食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身体负担。饮食多选择西瓜、黄瓜等高水分蔬果,避免高油高盐食物。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左右,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 -
特殊人群重点防护
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格外注意,避免单独留在密闭车内或高温环境。户外作业者应实行轮班制,每1小时休息10分钟,并穿戴冷却背心等防护装备。
总结:预防中暑昏迷需综合采取防护措施,尤其关注补水、降温与应急处理。一旦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等重度中暑症状,必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