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出血后,第一时间应彻底冲洗消毒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这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伤口处理越早越好,需遵循“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原则,同时根据暴露等级评估是否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立即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伤口表面的病毒和污物。若出血较多,可先按压止血后再冲洗,但避免直接包扎未清洁的伤口。 -
深度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伤口,避免使用红药水等效果有限的药物。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24小时内接种疫苗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常规需按0、3、7、14、28天完成5针程序。延误接种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不可心存侥幸。 -
后续观察与护理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沾水,监测是否出现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若狗后续确认未携带狂犬病毒,可咨询医生调整接种方案。
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但狂犬病一旦发病无药可治,务必重视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