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正确处理的关键是立即清洗伤口、彻底消毒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流浪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而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因此快速行动和规范医疗干预是保命的核心。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紧急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或高压水流冲洗30分钟以上,同时挤压周围组织排出污血。这一步可清除70%以上的病毒。
-
科学消毒处理:冲洗后使用碘伏、酒精或3%双氧水消毒伤口,避免使用红药水等效果有限的药物。注意保持伤口开放,不包扎或涂抹药膏,以利于污染物排出。
-
分级医疗干预:
- 轻微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第0、3、7、14、28天各一针);
- 严重或头面部咬伤:需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疫苗。
-
观察与禁忌: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密切监测发热、头痛等症状,及时复诊。
-
预防二次风险:记录流浪狗特征并上报疾控部门,后续10日内观察该狗是否发病(若狗存活且无症状,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疫苗剂量)。
特别提示:即使伤口微小也不可心存侥幸,狂犬病毒潜伏期长达数月,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远离未免疫的流浪动物,教育儿童勿随意逗弄,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