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立即冲洗伤口、彻底消毒、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是三大核心应急措施。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伤口处理黄金时间在2小时内,且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全程接种疫苗,不可存侥幸心理。
-
彻底冲洗伤口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此步骤可清除70%以上病毒,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 -
规范消毒与包扎
冲洗后使用碘伏或双氧水消毒,避免红药水、紫药水等无效消毒剂。除非大出血需压迫止血,否则保持伤口开放(狂犬病毒厌氧),仅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污染。 -
分级医疗处置
- 轻微抓伤:接种狂犬疫苗(5针程序:0、3、7、14、28天);
- 深伤口或黏膜暴露: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
就医时需如实告知动物来源及伤口情况,医生将评估是否需要破伤风疫苗或抗生素。
- 暴露后观察与预防
- 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
- 记录流浪狗特征并上报疾控部门;
- 家养宠物每年接种狂犬疫苗,遛狗牵绳减少接触风险。
提示:即使被抓咬后已过数日,仍应补种疫苗。狂犬病潜伏期长,未发病前接种均有效。日常远离陌生犬只,教育儿童勿挑逗动物,预防远胜于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