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挠伤后,若出现皮肤破损出血、伤口红肿疼痛加剧、发热或恐水等疑似狂犬病症状,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关键风险因素包括:伤口深度、狗的免疫状态、暴露后处理时效。以下分点详解需打针的典型症状与应对措施:
-
皮肤破损与出血
即使轻微出血或表皮划痕,只要皮肤屏障受损,病毒可能侵入。流浪狗或免疫不明的狗抓伤后,无论伤口大小均需接种疫苗。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并就医评估。 -
伤口感染迹象
若1-3天内出现红肿扩散、脓性分泌物、淋巴结肿大,提示细菌感染或病毒潜伏。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并补种狂犬疫苗。未及时处理伤口者感染风险更高。 -
全身性症状
发热、乏力、伤口麻木或蚁走感是狂犬病早期信号,尤其伴随恐水、怕风时已进入发病期,致死率近100%。此时即便已接种疫苗,也需紧急隔离治疗。 -
高风险部位受伤
头面部、颈部等神经密集区域被抓伤,病毒更快侵袭中枢神经,必须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总结:被不明狗抓伤后,优先彻底清创并观察狗10天内是否死亡。但任何暴露后症状均不可侥幸,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黄金窗口。日常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宠物定期接种疫苗可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