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但没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即使皮肤没有破损,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细微划痕侵入,尤其是流浪狗或行为异常的犬只。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
-
彻底清洗暴露部位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或弱碱性清洁剂)交替冲洗,重点清洁被舔舐或接触的皮肤、黏膜(如眼睛、口腔)。持续冲洗可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判断暴露风险等级
- 高风险:狗出现流涎、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或无法追踪狗的健康状况,需按Ⅲ级暴露处理(即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
- 低风险:确认狗已接种狂犬疫苗且健康,可密切观察狗10天,若狗无异常则无需进一步处置。
-
及时就医专业评估
即使无肉眼可见伤口,医生可能用酒精擦拭或放大镜检查是否存在隐匿性破损。根据暴露史和当地流行病学数据决定是否接种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不可侥幸。 -
后续观察与记录
记录狗的外形、出没地点及事发时间,若狗10日内死亡或失踪,需立即补种疫苗。同时留意自身是否出现发热、恐水等异常症状。
提示:暴露后72小时内是疫苗最佳接种期,延迟处置风险骤增。日常避免接触陌生犬只,尤其不要让儿童随意抚摸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