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的核心原因是极端天气或环境灾害威胁师生安全,包括台风、雨雪冰冻、重污染天气等, 教育部门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并通过线上教学、弹性托管等措施保障教育连续性。
-
极端天气的直接威胁
台风(如“普拉桑”)带来的16级强风、暴雨易引发内涝和建筑安全隐患,雨雪冰冻导致道路结冰、出行风险陡增。教育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动,提前发布停课通知,避免师生暴露于危险环境。 -
重污染天气的健康防护
橙色或黄色预警下,PM2.5等污染物浓度超标,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及体育课,减少学生暴露时间,同时倡导绿色出行以降低污染排放。 -
应急机制的灵活响应
停课决策并非“一刀切”:高中阶段可能转为线上教学,寄宿制学校提供校内照护,双职工家庭可申请托管服务。教育部门通过动态调整上下学时间、调休等方式平衡安全与教学进度。 -
家校社协同保障教育连续性
学校启动线上课程推送学习资源,社区组织志愿者协助托管;家长需配合安全教育,如非必要不外出,并通过家校群及时获取复课通知。
面对突发情况,江苏教育系统以师生安全为核心,通过科学预警和多方协作最大限度降低停课影响。家长可关注本地教育局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最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