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需注重防暑降温、科学补水、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核心在于平衡体内外环境,避免贪凉伤阳,同时补充水分与营养。
-
防暑降温有技巧
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避免正午(10点至16点)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忌快速饮用冰水或冲冷水澡,防止毛孔骤闭引发头晕。午睡1小时为宜,过长易加重疲惫。 -
科学补水是关键
水温以10°C-30°C最佳,小口慢咽滋润喉咙;出汗多时可补充淡盐水或含钾食物(如海带、香蕉)。绿豆汤、酸梅汤等饮品既能解暑又补充电解质。 -
饮食清淡且营养
多吃冬瓜、南瓜等清热食材,适量摄入鱼肉、鸭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量生冷食物伤脾胃。苦瓜、莴笋等苦味菜可降火,但不宜过量。新鲜蔬果需占每日饮食一半以上,注意食品卫生。 -
运动需适时适量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慢跑、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脱水。运动前后充分补水,忌立即冲凉或吹空调。老年人推荐散步、太极拳等柔和项目。 -
情绪与疾病预防
保持心态平和,通过静坐缓解烦躁;警惕热伤风、急性肠胃炎,避免贪凉和饮食不洁。登革热高发区需防蚊虫,注意环境卫生。
夏季养生重在顺应自然,调节作息与饮食,兼顾防暑与营养均衡,方能健康度过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