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发生了两件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一场造成重大损失的特大暴风雪灾害和一处山洞内发现的晚清干尸。前者暴露了极端天气对农牧业的影响,后者则为研究边疆历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第一,3·31暴风雪灾害席卷北疆。3月31日强降雪伴随7级以上大风侵袭新疆北部,积雪深度达20厘米,风力最高达12级。这场灾害波及7个地州16个县市,导致4.8万人受灾、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1亿元。农作物损毁面积达3.5万公顷,房屋倒塌超百间,吉木乃县两名牧民在暴风雪中失踪,最终1人遇难。
第二,喀什山洞惊现清朝官员干尸。同年,喀什牧民在寻找走失羊群时,意外发现一具身着清朝官服、佩戴勋章和牙牌的干尸。考古专家通过牙牌文字确认其身份为左宗棠麾下的柯尔克孜族官员,推测其参与过收复新疆的战役。这具保存完好的干尸填补了边疆民族与清廷互动关系的考古空白。
这两起事件分别从自然灾害和人文遗产的角度,揭示了新疆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前者警示着气候变化对边疆生态的威胁,后者则让湮没百年的民族融合史重见天日,为当代人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