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死胎的征兆可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一、产前征兆
-
胎动消失
平常可监测到胎动,但临产前突然停止,超过预产期仍未生产。
-
精神萎靡与食欲不振
母猪表现少食、嗜睡、拒食,体温升高(可达39.5℃以上),呼吸急促。
-
阴户流出异常分泌物
临产前流出浓浊恶露或血性分泌物,可能夹杂腐败气味,提示胎儿死亡。
-
浮肿与压痛
腹部皮肤浮肿,按压有压痛,尤其在妊娠后期更为明显。
-
激素水平异常
产激素分泌减少(如催产素)导致产程延长,体温波动较大。
二、产中征兆
-
产程异常
-
死胎产出特征 :胎儿与胎衣一并排出,可能呈现木乃伊状(肢体僵硬)、干尸化(肢体萎缩)、浸溶(组织溶解)或腐败气肿。
-
间隔时间 :正常间隔15分钟,死胎常需45-60分钟产出,超过80%的死胎出现在产程后1/3。
-
-
胎儿发育异常
- 胎儿大小不一,部分发育完全,部分呈木乃伊状或畸形(如眼畸形、肢体缺失)。
三、产后征兆
-
恶露异常
产后排出恶露浑浊、有臭味,持续时间长(超过2周),提示感染或死胎。
-
子宫复旧不良
子宫触不到宫底,压痛明显,恢复缓慢。
-
免疫系统异常
产后母猪易感染疾病(如蓝耳、伪狂犬),出现发热、呕吐、流产等症状。
其他注意事项
-
环境因素 :高温(>30℃)、湿热、饲养密度大等易引发热应激,增加死胎风险。
-
营养管理 :饲料霉变(霉菌毒素)、营养不足(维生素缺乏)或过量(肥胖)均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
疾病防控 :蓝耳、伪狂犬等传染病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感染后易引发流产和死胎。
若发现上述征兆,建议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处理,以降低养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