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昼夜温差大不大

新疆昼夜温差确实非常大。这种显著温差的特点主要与新疆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地理与气候条件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周围被高山环绕,这种地形阻隔了湿润气流,导致其气候以干旱和半干旱为主。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仅为177.4毫米,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2. 昼夜温差的具体表现

在新疆,昼夜温差的表现尤为显著。例如,夏季白天温度可高达40℃以上,而夜晚气温可能骤降至10℃甚至更低,形成“一日四季”的奇特现象。极端情况下,新疆的昼夜温差可能超过40℃,如某地曾记录到白天最高温47.1℃,夜间最低温仅4.9℃。

3. 形成温差的原因

  • 地表特性:新疆多为沙漠和荒漠,地面以沙石为主,比热容小,白天吸热快,夜晚散热也快。
  • 空气特性:新疆空气干燥,热传导性能差,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温度迅速上升;夜晚则因云层稀薄,热量直接散失,气温急剧下降。
  • 地形影响: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势(如天山山脉等)导致局部地区垂直气候差异显著,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

4. 温差对生活与农业的影响

新疆的昼夜温差不仅塑造了其独特的气候环境,还对当地生活与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农业优势:温差大有助于减缓农作物水分流失,为天然干燥食品(如葡萄干、肉干)提供了理想的制作条件。
  • 生活挑战:昼夜温差对居民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尤其是在冬季和夏季,需注意保暖与防暑。

总结

新疆昼夜温差大是其独特的气候特征,这种显著的温差既源于其内陆干旱的地理环境,也与其特殊的空气和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了解并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不仅有助于农业发展,也对日常生活提出了挑战。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新疆哈密瓜品种十大排行榜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综合信息,新疆哈密瓜品种十大排行榜如下: 一、综合甜度与知名度最高品种 西州蜜 特点:果肉厚实,甜度高且越中心越甜,外皮深绿带明显网纹,海南和新疆均有种植。 综合指数:91.9(满分100)。 东湖瓜(哈密瓜之王) 特点:网纹精美如香梨,果肉脆厚且带有奶香,抗病性强,贮藏时间较长。 二、其他优质品种 伽师瓜 特点:皮厚墨绿,无网纹,抗白粉病和霜霉病,果肉橘红色且汁浓

健康知识 2025-04-14

新疆哈密瓜是软的还是脆的

新疆哈密瓜的口感因品种和成熟度而异,既有软糯多汁的品种,也有清脆爽口的类型 。这种多样性使得哈密瓜成为许多人喜爱的水果。以下几点将详细解释新疆哈密瓜的不同口感及其影响因素。 1.品种多样性:新疆哈密瓜有多个品种,每个品种的口感都有所不同。例如,西州蜜瓜以其脆甜的口感而闻名,果肉紧实,咬下去有清脆的声响。而像金皇后这样的品种则以其软糯、多汁的特点受到欢迎,果肉细腻,入口即化。 2.成熟度的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4

新疆哈密瓜和海南哈密瓜哪个甜

新疆甜,海南特色 新疆哈密瓜和海南哈密瓜在甜度、品质和种植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甜度差异 新疆哈密瓜 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著称,全年日照超30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以上,有利于糖分积累,甜度普遍较高,是传统哈密瓜品种的甜度代表。 海南哈密瓜 采用吊挂型栽培,单藤仅限2个瓜果,减少养分竞争,但昼夜温差较小,糖分积累不足,甜度普遍低于新疆品种

健康知识 2025-04-14

哈密瓜有几个品种

哈密瓜品种丰富,全球约有100多个栽培品种,主要分为网纹类、光皮类和杂交改良类三大类,其中新疆哈密瓜、日本静冈网纹瓜、美国蜜露瓜等最为知名。 网纹类哈密瓜 表皮布满网状裂纹,果肉橙黄或翠绿,甜度高且水分充足。代表品种包括新疆的“西州蜜”“红心脆”,以及日本的“静冈皇冠”,后者因细腻口感和独特香气成为高端水果。 光皮类哈密瓜 表面光滑无纹路,果肉多为白色或淡绿色,质地脆嫩

健康知识 2025-04-14

哈密瓜品种十大排名

哈密瓜品种繁多,其口感、甜度和营养各具特色。以下为哈密瓜十大排名及其特点,供您参考: 1. 西州蜜 特点 :外皮深绿,网纹明显,果肉厚且甜,甜度从外围到中心逐层递增,口感外脆里嫩,被誉为“瓜中之王”。 2. 伽师瓜 特点 :果皮墨绿,无网纹,果肉橘红,肉质细脆,香甜爽口,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 网纹蜜瓜 特点 :果皮翠绿,带有灰色或黄色条状花纹,果肉黄绿色或橘红色,口感清甜爽口

健康知识 2025-04-14

乙肝dna1.72e+02病毒高吗

乙肝DNA1.72E+02表示病毒载量不高 ,远低于一般认为的高病毒载量标准(通常以10的5次方或更高为高病毒载量界限)。具体分析如下: 病毒复制情况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的是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其结果可以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程度。1.72E+02即172拷贝/毫升,表明病毒复制水平相对较低。 传染性评估 :虽然病毒载量不高,但乙肝病毒仍具有传染性,只是传染性相对较弱

健康知识 2025-04-14

乙肝1.81e+02什么意思

乙肝检查结果中的‌1.81e+02 ‌代表病毒载量为‌181 IU/mL ‌,是衡量体内乙肝病毒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数值大小直接关联传染性强弱和治疗必要性 ‌,需结合肝功能、乙肝五项等综合判断。 ‌科学解释与单位含义 ‌ ‌1.81e+02是科学计数法 ‌,即1.81乘以10的2次方,换算为181 IU/mL(国际单位/毫升)。 ‌IU/mL为病毒载量标准单位 ‌,数值越高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丙肝定量5.00e十02是什么意思

​​丙肝定量5.00E+02表示每毫升血液中丙肝病毒RNA含量为500国际单位(IU/mL),属于检测下限附近的临界值,可能提示病毒载量较低或处于治疗后的抑制状态,但需结合抗体检测等进一步确认感染状态。​ ​ ​​数值含义解析​ ​ 科学计数法“5.00E+02”即5.00 × 10 2 5.00 \times 10^2 5.00 × 1 0 2 ,对应500 IU/mL

健康知识 2025-04-14

乙肝dna定量1.00e02是多少病毒

乙肝DNA定量1.00e02表示每毫升血液中存在100个乙肝病毒基因拷贝。 乙肝DNA定量是衡量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数量的指标,通常以每毫升血液中的病毒基因拷贝数(Copies/mL)来表示。具体到1.00e02这个数值,它代表的是科学计数法,其中e02表示10的2次方,即100。 乙肝DNA定量的临床意义 病毒载量评估 : 乙肝DNA定量是评估乙肝病毒载量的重要指标

健康知识 2025-04-14

β2糖蛋白高怎么降下来

β2糖蛋白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有效降低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降低β2糖蛋白水平。 1.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对β2糖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红肉、全脂乳制品和油炸食品,这些食物会促进β2糖蛋白的合成。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和豆类,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间接降低β2糖蛋白

健康知识 2025-04-14

果树何时浇过冬水

果树越冬水的最佳浇灌时间需根据气温和土壤条件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核心时间范围 气温与土壤温度结合 最佳时机为日平均气温降至3℃、土壤5厘米深处的平均地温达到5℃时,此时地表开始出现日化夜冻现象(夜间气温低于0℃结冰,白天气温回升解冻)。 季节划分 多数资料显示,北方果树冬灌集中在 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此时土壤封冻前完成灌水可有效避免冻害。 二、避免过早或过晚 过早风险

健康知识 2025-04-14

冬灌水什么时候浇

​​冬灌水的最佳时机是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且当白天温度降至3℃、地表下5cm土壤温度达5℃时效果最佳​ ​。此时浇水能有效保护植物根系免受冻害,同时避免过早或过晚导致的水分浪费或土壤结冰损伤。 ​​气候与温度判断​ ​:冬灌需结合当地气候,北方地区通常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南方可适当延后。若遇寒潮预警,需提前3-5天完成浇水,避免低温结冰。 ​​科学方法选择​ ​:推荐采用​​盘灌

健康知识 2025-04-14

历届世界肝炎日主题

历届世界肝炎日主题各有侧重,均围绕肝炎防治展开,旨在提高公众认知与行动力 ,具体如下: 2011年 :“这就是肝炎。了解它,面对它”。 2012年 :“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 2013年 :“这就是肝炎,了解它,面对它”。 2014年 :“重新思考,肝炎这一沉默的杀手。战胜肝炎,从我做起”。 2015年 :“抗击肝炎,预防先行”。 2016年 :“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健康知识 2025-04-14

防治肝炎世界肝炎日

防治肝炎的关键在于科学预防、疫苗接种和定期筛查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高危行为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肝炎感染风险,而定期体检能帮助早发现早治疗。 疫苗接种是最有效手段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0、1、6个月程序),甲肝疫苗也可提供长期保护。高危人群如医务工作者、乙肝携带者家属等应优先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甲肝、戊肝):避免生食、不洁饮水,饭前便后洗手。 血液/体液传播

健康知识 2025-04-14

今天世界肝炎日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这一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危害及预防方法。肝炎是全球第二大传染病死因,每年约导致130万人死亡,我国现有约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仅为24%和15%。 一、肝炎的类型及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 :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其中,甲肝和戊肝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型和丙肝则通过血液、母婴或性传播。 非病毒性肝炎

健康知识 2025-04-14

100种水稻虫害图谱

100种水稻虫害图谱 是农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资源,它详细展示了影响水稻生长的各种害虫及其特征。通过这些图谱,农民和技术人员可以快速识别害虫,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关于100种水稻虫害图谱的几个 1. 全面覆盖常见及罕见害虫: 图谱中包含了100种不同的水稻害虫,涵盖了从常见的水稻螟虫、稻飞虱到较为罕见的稻苞虫等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苗床常见病害

水稻苗床常见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需结合防治措施进行综合管理: 一、立枯病 症状 幼苗期发病,2叶期后叶尖开始枯黄萎缩,4叶期后突发性青枯,叶片纵卷萎蔫死亡。 病株根系稀疏,茎基部有褐色霉层,拔起时易断。 防治 优先预防,发病初期喷施瑞苗清加生根剂。 改善排水条件,避免低温阴雨天气。 二、青枯病 生理性青枯病 发生在3叶期前后,因低温冷害、温差大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叶片卷曲干枯。 细菌性基腐病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苗期主要病害有哪些

水稻苗期主要病害有: 稻瘟病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纹枯病 :主要为害叶鞘,叶片次之。初期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边缘暗褐,中部呈灰白色半透明状。 白叶枯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叶片最易染病。一般有褪绿枯黄斑,天气潮湿时病叶上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秧苗期的主要病害

水稻秧苗期的主要病害可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生理性病害 烧苗/烤苗 原因 :施肥过多导致土壤养分过剩,或高温天气下水分蒸发过快。 - 防治 :减少施肥量,深水护秧;高温时追施硫铵等生根剂。 冻苗 原因 :出苗前温度低于-3℃,或苗期遭遇低温冷害。 - 防治 :覆盖遮阳网或稻草降温,灌根促生根。 营养性障碍 缺锌 :叶脉失绿,新叶黄化。 - 缺钾 :植株矮小

健康知识 2025-04-14

水稻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以下是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的综合介绍: 一、主要害虫及防治 稻飞虱 危害 :吸食水稻汁液导致叶片缺刻、倒伏,传播纹枯病和白叶枯病。 - 防治 :低龄若虫期喷施吡虫啉、噻嗪酮等药剂,田间保持浅水层促进喷雾效果。 稻纵卷叶螟 危害 :幼虫取食叶片形成卷曲,严重时导致光合作用受阻。 - 防治 :卵孵化期喷施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结合农业防治(如深耕灌水)。 二化螟 危害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