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碧九大交易法则是技术分析中量价关系的核心理论,通过成交量与股价的联动规律预判趋势反转或延续,其核心在于“量是价的先行指标”。 以下分点解析九大法则的核心逻辑与应用场景:
- 量增价涨:股价伴随成交量温和放大上涨,表明市场共识强,趋势健康。若突破前高但量能不足,则暗示主力乏力,警惕假突破。
- 量缩价涨:股价创新高但成交量递减,反映买盘动力不足,常出现在上涨末期,是反转信号。
- 暴涨暴跌:股价突然放量暴涨后急速缩量下跌,多为最后疯狂,预示趋势终结。例如主力拉高出货后的崩盘。
- 恐慌抛售:长期下跌后出现放量急跌,恐慌盘涌出后往往形成阶段性底部,空头力量衰竭。
- 双底缩量:股价二次探底时成交量较前次更低,表明抛压减弱,底部确认概率高。
- 破位放量:股价跌破支撑位(如趋势线、均线)且伴随放量,确认下跌趋势加速。
- 高位滞涨:长期上涨后成交量激增但股价停滞,显示抛压沉重,主力出货迹象明显。
- 低位堆量:下跌末期出现持续放量但股价抗跌,说明资金暗中吸筹,为上涨前兆。
- 常态量价:量价同步缓升或缓跌属正常趋势,无反转信号,需结合其他法则综合判断。
总结:葛兰碧法则强调“量在价先”,但需注意单一法则可能存在局限性,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多周期验证与基本面辅助,避免机械套用。例如主力控盘阶段可能出现缩量上涨的“锁仓拉升”,需动态分析市场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