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共治”是指 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 。这一战略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六水共治”的详细内容:
- 治污水 :
-
加大攻坚克难力度,以提升水质为核心,狠抓黑臭水体治理。
-
推进城市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以及乡镇农村污水治理。
-
治理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全域综合治水。
-
控源截污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摸清污染源,严格控制外源污染直排入河。
-
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
- 保供水 :
-
完善省级、市县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骨干水源和输配水设施建设。
-
构建量质并重、丰枯相济、多源互补的供水网络,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和品质。
-
统筹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扩大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面。
-
超前谋划一批具有适度前瞻性和可能性的供水工程和水网基础设施,满足自贸港建设特别是封关之后的水安全保障。
- 排涝水 :
-
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内涝治理全过程。
-
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消除易淹易涝片区。
-
恢复河流水系的自然调蓄能力,畅通城市排涝通道。
-
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增强城市韧性。
- 防洪水 :
-
加强洪水预警和防范,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抓节水 :
-
倡导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水资源浪费。
- 优海水 :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海洋水资源利用。
-
加强海洋污染防治,提升海洋环境质量。
通过“六水共治”,可以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的健康发展,形成全民治水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