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慰寂寥”出自唐代诗人江采萍(梅妃)的《谢赐珍珠》,原句为:“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久未梳洗,容颜憔悴,面带泪痕,即使有珍珠也无法安慰我心中的寂寥与失落。
具体解析:
-
字面含义
-
“长门自是无梳洗”:指江采萍因失宠而久未打理仪容,连日常梳洗都懒得做。
-
“何必珍珠慰寂寥”:反问句,表达即使得到珍贵的珍珠,也无法填补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
-
背景故事
该诗作于江采萍被杨贵妃取代宠妃后,因失宠被冷宫。唐玄宗曾以一斛珍珠相赠慰藉,江采萍却婉拒接受,并以此诗表明心意。玄宗听后不悦,命乐府以新声谱曲,遂形成《一斛珠》。
-
深层含义
诗句反映了江采萍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抗争,既表达了对皇帝情感的失望,也展现了她独立自尊的性格。后世多用此句比喻物质赠予无法弥补精神空虚。
“珍珠慰寂寥”不仅是江采萍个人悲剧的写照,也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情不可依,色不可恃”哲学思想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