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关于徐达之死,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多方面信息分析如下:
一、历史记载的结论
根据《明史·徐达传》等官方史料,徐达因患背疽(痈疽)病逝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享年54岁。明廷追封其为中山王,配享太庙,朱元璋亲撰神道碑文称其"忠志无疵"。
二、民间传说的来源与疑点
-
"蒸鹅致死"说法的起源
该说法最早见于明代中叶赵翼《廿二史札记》引用的《龙兴慈记》,记载徐达因背疽被赐蒸鹅食用而死。但赵翼明确指出这是"传闻无稽之谈"。
-
其他关联事件
-
朱元璋在徐达死后两年(1393年)发动"蓝玉案"诛杀功臣,民间因此将徐达之死与朱元璋的清洗功臣行为关联。
-
传说中徐达因"流涕食鹅"身亡,可能源于中医理论中"鹅肉发物"会加重痈疽的说法,但此说法缺乏医学依据。
-
三、综合分析
-
徐达之死的直接原因
医学记载徐达死于难治性背疽,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背疽在古代几乎等同于不治之症。
-
朱元璋的行为动机
-
若徐达在病愈后仍受命镇守北平,朱元璋无需通过毒杀手段清除威胁。
-
朱元璋在徐达死后立即册封其子徐辉祖为魏国公,并追封中山王,追赠太庙,表明对其功绩的认可。
-
-
历史记载的可靠性
《明史》作为官方史书,记载徐达死因时未提"蒸鹅"等细节,且明确标注"背疽"为死因,具有较高可信度。
四、结论
徐达之死因尚无定论,但综合史料分析, 他并非被朱元璋赐毒或谋杀 ,而是因长期征战导致的背疽复发去世。民间传说中的"蒸鹅致死"说法属于文学加工,缺乏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