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楚国大墓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楚国的文化、生活和工艺水平。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出土文物:
饮食文化文物
- 粽子雏形:2015年,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楚墓出土了40余个圆形植物包裹,外部以槲叶层层包裹,内部为未脱壳的稻谷和黍米,由麻绳捆扎成厚圆饼状。这种包裹可能是战国时期粮食储存或祭祀的载体,与后世粽子形态相似,堪称“粽子雏形”。
青铜器
- 彩绘铜扁壶及配套饮食器皿:展现了战国时期贵族饮食的精致。扁壶腹部以银粉绘制凤鸟纹饰,内藏多件圆盘、折沿盘及圆盒,大小套合,金光璀璨,其组合形式与装饰工艺在中国古代饮食器具中极为罕见。
- 青铜礼器:包括青铜鼎、簋、壶等,代表了楚国的青铜铸造工艺。
肉食遗存
- 牛肉汤:2016年,城阳城遗址18号楚墓出土的陶鼎中发现了牛骨遗存,经鉴定,牛骨来自一头未满1.5岁的小牛,且骨骼上覆盖纺织物,推测为烹煮后连肉带汤随葬的“牛肉汤”。
其他珍贵文物
- 墨书文字:在椁室盖板上发现了大量墨书文字,有100多句、近千字,标示着每根椁室盖板的位置、次序和各个椁室的功能。
- 乐器:包括编钟、锦瑟、伏虎大鼓等,对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 木俑:显示了墓主生前出行依仗和乐舞队列,属于“以佣代人”的殉葬方式。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楚国文化的丰富性,也为研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