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关键强制性标准,旨在规范食品标签信息、保障消费者权益并促进市场透明化。其核心亮点包括:强制标示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细化食品添加剂标注规则、新增致敏物质提示要求,并通过2025年新版强化了数字标签应用与反浪费措施。
-
适用范围与定义更新
标准适用于直接或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明确将“以计量方式销售的食品”纳入管理范围。2025版修订后,定义更贴合实际销售场景,填补了无净含量标示食品的监管空白。 -
标签内容强制要求
必须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信息及贮存条件。新版要求同时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并允许简化标示(如保质期6个月以上且包装面积≤20cm²时仅需标注到期日)。 -
配料与添加剂规范
配料需按添加量降序排列,复合配料需展开标注核心成分。食品添加剂必须使用GB 2760中的通用名称,2025版进一步细化菌种、可食用包装等特殊配料的标注形式。 -
致敏物质与消费提示
含麸质谷物、乳制品等八大类致敏成分需强制标注,鼓励企业自愿标示其他潜在致敏源。新增“消费保存期”作为自愿标注项,引导合理食用以减少浪费。 -
创新与国际化适配
2025版引入数字标签(二维码扩展信息),并单独设置进口食品章节,要求原产国、中文标签等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保留本土监管特色。
消费者可通过标签快速识别食品关键信息,企业则需动态跟进标准修订(如2025版过渡期至2027年),确保合规。标签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建立品牌信任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