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霍乱(又称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根据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具体表现如下:
一、最急性型
-
突发死亡 :病程仅数分钟至数小时,病鸡突然倒地死亡,常表现为不安、拍打翅膀后死亡,夜间死亡较多。
-
临诊特征 :精神异常、呼吸急促、口鼻流泡沫黏液、排灰白色或绿色稀粪,体温达43℃以上,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或暗黑色,关节轻微肿胀。
二、急性型
-
典型症状 :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离群独处、食欲减退但饮水量增加,呼吸急促伴泡沫黏液,排黄白色或淡绿色稀粪,体温42-44℃,鸡冠和肉髯发紫水肿。
-
病程发展 :多在1-3天内死亡,产蛋鸡常停止产蛋。
三、慢性型
-
长期症状 :病程超过1个月,表现为关节炎(尤其是脚或翼关节)、跛行、鼻窦肿大、鼻腔有臭味分泌物,食欲不振、持续腹泻,产蛋量显著下降。
-
后期表现 :消瘦、精神萎靡,关节脓性干酪样物质形成,严重时导致死亡。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高发因素 :高温、潮湿、应激(如转群、疫苗接种)易诱发发病,产蛋鸡更易感染。
-
防控措施 :发现病鸡需及时隔离并深埋处理,消毒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抵抗力。
(注: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达龙菌虫佳、达龙转卡先锋等,配合支持疗法,但需早期发现才能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