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本名卜商,字子夏,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以下是关于他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信息
-
生卒年 :约前507年—前400年
-
籍贯 :
-
主流说法为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人
-
另有卫国说,但近人钱穆考定温邑为正确说法
-
-
尊称 :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或“卜子夏”
二、学术成就与影响
-
孔门十哲成员
与曾子、子张、子游并称“孔门四杰”,以文学造诣著称,被孔子评价为“文学科高才生”
-
著作与思想
-
主要著作包括《子夏易传》《诗传》《诗说》等,对儒家文化和易经研究有重要贡献
-
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政治主张,强调为官需先取信于民
-
-
教育贡献
晚年在魏国西河设教,培养了李悝、吴起、田子方等名臣,开创了三晋儒学
三、性格与生平
-
性格 :阴郁勇武,好与贤士交往
-
仕途 :曾任莒父县令,后因丧子双目失明,仍坚持教育事业
-
历史评价 :被《史记》列为“七十二贤”之一,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倾向
四、后裔与纪念
-
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后裔传承
-
温县保留子夏故居等历史遗迹
以上信息综合自《史记》《论语》及后世学者研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子夏的生平和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