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食是指哪些食物

清流食是一种特殊的饮食类型,主要用于术后恢复、急性疾病期或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其核心特点包括:

一、主要食物类型

  1. 基础清流食

    • 无渣或极少渣的液体食物,如糖盐水、稀米汤(去米粒)、面汤、过滤蔬菜汁、稀藕粉、清淡肉汤(去油脂和肉渣)。

    • 例:米粥、藕粉、清汤、果汁(过滤纤维)、蒸蛋羹(无块状)。

  2. 冷流食

    • 低温的流质食物,适合胃肠敏感者,如冷牛奶、冷米汤、冷藕粉。
  3. 要素型肠内营养液

    • 包含全部必需营养素的液体配方,可直接口服或管饲。

二、选择原则

  • 无刺激 :避免辛辣、油腻、高纤维食物,如咖啡、油炸食品、生蔬菜。

  • 易消化 :食物需在口腔内完全融化为液体,如蒸蛋、软米饭。

  • 低胀气 :不含易产气成分(如豆奶、碳酸饮料)。

三、适用场景

  • 术后恢复 :胃肠手术前后从静脉营养过渡阶段。

  • 急性疾病 :如急性胃肠炎、腹泻、术后吻合口瘘等。

  • 特殊人群 :严重衰弱、吞咽困难患者。

四、注意事项

  1. 营养均衡 :长期单一饮食易导致营养缺乏,建议每2-3天更换食谱。

  2. 进食方式 :小口慢咽,避免呛咳,必要时使用吸管或胃管。

  3. 医疗指导 :具体饮食方案需根据病情调整,建议咨询营养师或医生。

清流食的配方和选择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长期依赖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因此需在专业医疗指导下实施。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夏至左河水的诗

左河水创作了以夏至为主题的诗作《夏至》,全诗如下: 《夏至》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诗作解析 首联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描绘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天文现象,同时暗示暑气渐盛,阴气初生,标志着“夏九九”节气开始。 颔联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通过知了鸣叫却不知农事辛劳的拟人化描写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至为什么叫夏至

夏至被称为“夏至”的原因主要与天文现象和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密切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天文现象的核心特征 白昼最长 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长达到全年峰值。例如北京地区白昼可达15小时左右,且越往北白昼越长。 日影最短 由于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投射的影子最短。这一现象与白昼长度同步,成为夏至的重要标志。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至昼最长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现象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形成,具体特点如下: 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长特点 夏至日(约每年6月21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纬度差异 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例如,我国最北端漠河的昼长可达16小时18分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至的昼夜长短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其昼夜长短特点及变化规律如下: 一、昼夜长短的基本特征 北半球昼长夜短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约23°26′N),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例如: 海口市(北纬19°):白昼约13.5小时,夜间约9.5小时 杭州市(北纬30°):白昼14小时6分钟,夜间约9小时37分钟 北京市(北纬39°):白昼约15小时,夜间约9小时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至最美的10首诗

以下是夏至最美的10首诗: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

健康知识 2025-04-08

谷雨左河水的诗

以下是左河水关于谷雨的诗: 《谷雨》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谷雨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这些诗歌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景象和农事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农业生产的热爱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特色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5日或6月6日。这一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一、气候特征 气温显著升高 芒种期间气温快速上升,南方地区普遍进入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充沛、日照减少,形成闷热天气;北方地区则开始进入雨季,但高温仍较明显,黄淮、西北地区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 雨量充沛且分布不均 南方以梅雨为主,雨日多、雨量大,需防范洪涝灾害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习惯

安苗、打泥巴仗、送花神 芒种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兼具农事活动与民俗文化内涵,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惯。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主要习俗: 一、农事相关习俗 安苗祭祀 皖南地区传统农事习俗,芒种后种植水稻时,村民用新麦面蒸发包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形状,染色后作为祭品祈求丰收。此习俗始于明初,已有数百年历史。 晒虾皮 沿海地区芒种时令捕捞的毛虾正值产卵期,渔民会集中晾晒制成虾皮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和立秋

间隔15天 芒种和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分别位于夏季的中期和末期,具体关系如下: 一、时间顺序与位置 芒种 是夏季的 第三个节气 ,位于小满之后、夏至之前,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6月5日或6、7日。 意义:象征有芒作物(如麦子)成熟,是农事活动由“种”向“收”过渡的枢纽。 立秋 是夏季的 第7个节气 ,位于芒种之后、处暑之前,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9日。 意义

健康知识 2025-04-08

芒种预示着什么

芒种的寓意和象征? 芒种的寓意和象征非常丰富,主要包括: 1 丰收的象征: 芒种时节,庄稼长势喜人,粮食作物进入成熟期,农民开始收割,象征着五谷丰收的开始。 2 农忙的开始: 芒种也称为“忙种”,意味着农民开始忙碌的农事活动,南方地区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则忙于收割小麦。 3 农事耕种的分界点: 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了芒种,农作物的成活率就会越来越低,因此农民必须抢时播种。 4

健康知识 2025-04-08

衡水白祥友水平怎么样

白祥友作为衡水市第十三中学的校长,其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在多个维度表现出色,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教育理念与改革能力 潜能激发与励志教育 白祥友创立了“潜能激发与励志做人教育新模式”,通过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并重,显著提升了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和综合素养。这种模式强调“唯先必争、惜时高效”,使学校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学生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传统文化教育融合 他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健康知识 2025-04-08

白祥友多大了

根据公开信息,白祥友出生于1971年3月,截至2025年4月8日,他的年龄为 53岁 (尚未过2025年生日)。

健康知识 2025-04-08

白祥友是什么级别

白祥友目前担任以下职务和职级: 职务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原衡水二中主管教学校长 衡水市教育局督学 职级与荣誉 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工程名校长、全国十佳好校长、河北省首批教育家型名校长等) 党员(中共党员) 工作成就 提出“解放生命,激爆潜能”教育理念,推动衡水十三中从薄弱校转型为优质学校,形成独特教育文化 主持建设省级首批名校长工作室,指导多所兄弟学校发展

健康知识 2025-04-08

白祥友哪个学校毕业的

白祥友目前担任哈尔滨市双城区铁路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和校长,但他的教育背景和主要工作经历与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密切相关。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白祥友毕业于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并在该校长期担任党委书记和校长职务。该校是他的主要工作平台,其教育理念和管理实践也主要在此校展开。 与衡水市第十三中学的关联 该校曾邀请清华大学教授郑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白祥友作为学校领导参与其中

健康知识 2025-04-08

十种致癌茶叶是什么茶

关于“十大致癌茶叶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事实上,茶叶本身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和儿茶素,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健康益处,适量饮用茶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以下几种茶叶如果处理不当或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存在安全隐患的茶叶类型 霉变茶叶 :霉变茶叶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饮用可能引发肝癌等疾病。 农药残留茶叶

健康知识 2025-04-08

立冬啥风

立冬时节的天气特征与风向关系可通过以下信息综合说明: 一、立冬与冬季风的关系 主导风向 立冬后,受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相互作用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西北风 ,这是冬季风的主要特征。 风力与天气 西北风带来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逐渐下降,但地表贮存的热量仍有一定支撑作用,故初冬时期气温波动较大。 若立冬当天刮北风,通常预示冬季寒冷持续,可能出现降雪天气。 二、民间风俗与风向的关联 农谚解读

健康知识 2025-04-08

立冬是什么风

立冬时节的典型风向是 西北风 ,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说明: 气象学角度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此时亚洲大陆受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相互作用影响,盛行 西北风 (即冬季风)。这种风从高纬度地区吹来,带来冷空气,标志着冬季气候的正式开始。 古语与文化内涵 古语“立冬,不周风至”中的“不周风”指的就是 西北风 。这一表述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立冬后

健康知识 2025-04-08

立冬什么绝

立冬前的那一天被称为“四绝日”中的“金绝”,这是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中关于五行相生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一、四绝日的定义 四绝日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前一天。例如: 立春前一天为 水绝 (五行属水,冬季结束) 立夏前一天为 木绝 (五行属木,春季结束) 立秋前一天为 火绝 (五行属火,夏季结束) 立冬前一天为 金绝 (五行属金,秋季结束) 二、五行相生理论依据

健康知识 2025-04-08

二十四节气立冬

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 立冬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以下是关于立冬的详细信息: 日期 : 立冬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 气候特征 : 随着立冬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冷,风力加强,气温下降。北方地区开始出现初霜、初雪等天气现象,而南方地区则进入梅花盛开期。 文化意义 : “立”代表开始,“冬”代表寒冷。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

健康知识 2025-04-08

衡水的吴晓华是什么级别

省委常委、市长 吴晓华目前担任河北省衡水市委书记、市长,属于正厅级领导干部。以下是具体说明: 职务与级别 根据最新官方信息,吴晓华现任衡水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并分管审计局。作为市长,他属于正厅级领导;作为市委书记,通常为副厅级,但结合其同时担任市长职务,实际职级为正厅级。 工作分工与履历 主要职责 :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审计局;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协调市政府各部门工作。

健康知识 2025-04-08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