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诗词,存在多个作者和版本,以下是较为著名的两首及注释:
一、汉代长卿《春分》
原文 :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注释 :
- “玄鸟” :古代传说中象征吉祥的鸟,此处指燕子。2. “竖鸡子” :春分时阳气上升,适合立蛋,故称“竖鸡子”。3. “川上良人放纸鸢” :描绘春分时节放风筝的民俗活动。 赏析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与生活场景,通过“玄鸟”“桃花”等意象展现春意,同时融入放风筝等民俗元素,富有生活气息。
二、唐代徐铉《春分日》
原文 :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注释 :
- “仲春初四日” :点明春分在仲春四日,此时已到春分节气。2. “绿野徘徊月” :描绘月光下草原的静谧与生机。3. “思妇高楼晚” :通过思妇的视角,反衬春日美景的孤寂感。 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春分时节的自然变化,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意境深远,被《全唐诗》收录。
三、其他相关作品
-
《七绝·苏醒》 :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作者:苏醒,明代诗人,以细腻描绘春分景象著称)
以上两首诗均围绕春分时节的自然特征与人文活动展开,前者侧重写景与民俗,后者则融入情感与哲思。如需更全面的赏析,可结合具体诗人的创作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