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含有较多的黄体酮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含有较多黄体酮的食物主要有豆类、坚果类、水果、蔬菜和肉类。豆类可补充植物雌激素,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成分,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肉类含蛋白质等,这些食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体内激素水平。 1. 豆类: 如黄豆、黑豆等,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植物雌激素,能在人体内起到类似黄体酮的作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增加体内黄体酮的含量。 2. 坚果类: 像核桃、杏仁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促进卵巢发育,提高黄体酮的分泌,对维持体内激素平衡有积极意义。 3. 水果: 草莓、猕猴桃等水果含有维生素C和生物类黄酮等,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黄体酮水平,且口感好,适合日常食用。 4. 蔬菜: 菠菜、芹菜等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身体提供多种营养支持,有利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间接促进黄体酮的分泌。 5. 肉类: 鸡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调节体内黄体酮水平也有一定帮助。 食物中含有的黄体酮有限,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若体内黄体酮严重缺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可适当多吃上述食物,维持体内激素平衡。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植发可以解决发际线继续升高问题吗

植发可改善发际线升高外观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其继续升高。它将后枕部毛囊移植到发际线,能使新头发生长,具有改善外观、增加密度、提升自信等效果,不过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同时,植发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毛囊不成活、肿胀疼痛等。患者植发前需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科普文章 2025-03-23

腰酸白带水样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腰酸白带水样可能由排卵期、孕期、腹部着凉、盆腔炎、输卵管癌等因素导致。排卵期和孕期多为生理现象,前者注意卫生,后者注意休息、定期产检;腹部着凉可热敷缓解并注意保暖;盆腔炎需药物与物理治疗;输卵管癌以手术为主,术后或需放化疗。此外,还可能由宫颈炎等引起。日常应注意卫生、休息、饮食及经期保暖,定期妇科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3

线雕一个月后出现凹陷是否正常

线雕一个月后出现凹陷不一定正常,原因多样。一是正常恢复现象,组织修复塑形阶段,肿胀消退后或现凹陷,之后可能恢复;二是操作不当,线埋置不合理致拉力不均;三是感染,护理不当破坏周围组织;四是排异反应,身体排斥线体;五是皮肤弹性差,回缩能力弱。恢复性凹陷或可自行改善,其他原因所致则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子宫糜烂会有什么感觉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曾称子宫糜烂)多数情况下无明显感觉,少数人有症状且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症状包括白带异常,如量多、黏稠、色黄有异味;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性生活或检查后少量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合并感染时有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经期等时加重;炎症蔓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3

果酸换肤能祛斑吗

果酸换肤对祛斑有一定效果,但因人而异。对雀斑可减轻颜色、减少数量;对黄褐斑能改善色泽、促进淡化;对炎症后色素沉着斑可加速消退、提亮肤色。其原理分别是促使角质层脱落、调节细胞功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新陈代谢排出色素颗粒。不过,果酸换肤也有风险,可能出现皮肤不适,术后防晒不当或护理不佳会影响效果和皮肤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3

疏肝益阳胶囊有哪些副作用

疏肝益阳胶囊副作用尚不明确,但临床应用中部分人有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少数人会头晕、头痛;个别患者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出血性疾病患者服用有出血风险。用药时需密切留意自身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咨询医生并遵医嘱调整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3-23

现在纹身可以打麻药吗

纹身一般可以打麻药,能减轻疼痛。常见麻药有外用和注射两种,外用如利多卡因凝胶,注射如普鲁卡因。但打麻药存在风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局部组织损伤、感染等。不同人对麻药反应有差异,效果因人而异。此外,使用麻药可能对纹身效果有细微干扰。因此,决定是否打麻药前,需充分了解情况,与纹身师和医生沟通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科普文章 2025-03-23

玻尿酸对红血丝是否有用

玻尿酸对红血丝有一定作用,其功效和效果因人而异。它能保湿,增加红血丝皮肤水分含量,减少因干燥加重的红血丝;还可修复皮肤屏障,减轻症状。不过,玻尿酸治疗红血丝存在风险,注射可能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等,少数人有过敏反应,操作不当还会导致血管栓塞、皮肤坏死等,建议选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3

做B超是检查什么的

B超是常用医学检查手段,可用于多部位和器官检查。能检查腹部脏器,发现结石、囊肿等病变;在妇产科可监测胎儿发育、诊断妇科疾病;能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及血管状况;还可检查甲状腺、乳腺等浅表器官。它安全、无创、便捷,能为多种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助力医生了解身体各部位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3

怀孕是怎么怀上的

怀孕是复杂生理过程,涉及多关键环节。需有健康精子和卵子,这是基础。女性在排卵期(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同房,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向子宫移动并植入内膜。同时,怀孕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如孕激素、雌激素等维持妊娠。总之,各环节协同完成才能成功怀孕,了解过程利于备孕或避孕。

科普文章 2025-03-23

流褐色白带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流褐色白带可能由排卵期出血、放置宫内节育器、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排卵期出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适应后或用药可缓解;内分泌失调可调整生活方式或用药;宫颈炎用抗生素和阴道用药;子宫内膜癌需手术及辅助治疗。此外还有其他病因,日常要注意卫生、休息等并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3

哺乳期纹眼线是否有害

哺乳期纹眼线有危害。纹眼线是针刺植入色素,哺乳期女性身体特殊,纹眼线可能有感染风险,引发眼部或全身性感染;颜料化学物质或影响乳汁质量;可能出现过敏,且治疗棘手;精神紧张会影响内分泌和乳汁分泌;恢复时间也可能延长。哺乳期应避免纹眼线,若已纹要密切关注眼部状况,注意清洁,建议暂停哺乳,待化学物质排出后再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3

吃长效避孕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吃长效避孕药有多种副作用,会影响女性身体。常见副作用包括:影响内分泌致月经失调,如周期紊乱、量异常;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激素成分影响代谢使体重增加;有类似早孕的头晕、乏力等反应;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痤疮等问题。长效避孕药虽能避孕,但副作用不可小觑,选避孕方式时要权衡利弊,必要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3

高烧43度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高烧43度可能由剧烈运动、中暑、感染性肺炎、脑膜炎、恶性肿瘤等引起,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等所致。常见治疗方法包括物理降温、服药、补水、休息及针对病因治疗。不同病因治疗方式有别,如运动后休息降温、中暑转移降温并用药等。出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时要监测体温,注意穿着、饮食和室内通风。

科普文章 2025-03-23

大q激光祛斑效果好不好

大Q激光祛斑通常效果较好,对雀斑、晒斑、咖啡斑、黄褐斑均有一定作用。对雀斑可击碎色素使其排出;对晒斑能分解色素颗粒;对咖啡斑可破坏色素细胞;对黄褐斑能调节代谢、抑制黑色素生成。但因个体差异,效果因人而异。治疗后可能有轻微不适,少数人会有色素异常,数月可恢复。治疗后皮肤敏感,需注意防晒和清洁,避免感染。

科普文章 2025-03-23

宫颈肿块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宫颈肿块原因多样,如宫颈纳氏囊肿、息肉、肌瘤、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也可能是尖锐湿疣、结核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手术、激光、冷冻等。不同病因治疗有别,如囊肿小无需处理,大的可用物理治疗;息肉多手术摘除并防感染;肌瘤小定期复查,大的手术切除等。患者要注意卫生、定期检查、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3

肉毒素去鱼尾纹效果是否永久

肉毒素去鱼尾纹效果非永久,一般维持3 - 6个月,是否需再次治疗因人而异。可维持现状的情况包括效果理想无不良反应、满足个人需求审美、身体状况不宜频繁治疗;需重做的情况有效果消退明显、出现新鱼尾纹、上次治疗效果不佳。此外,该项目有一定风险,选正规机构和有经验医生可降低风险,治疗后要遵医嘱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3-23

卵巢微创手术有什么危害

卵巢微创手术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危害。可能出现感染,如盆腔炎、腹膜炎;有出血风险,损伤血管可致出血;可能损伤周围肠道、膀胱等组织;会引起盆腔粘连,影响生育;还会影响卵巢功能,造成月经紊乱。不过这些危害并非一定会发生,术前医生会全面评估、制定方案,术后患者需做好护理,总体手术获益通常大于风险,患者无需过度担忧。

科普文章 2025-03-23

腰酸腹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腰酸腹胀可能由过度劳累、经期综合征、饮食不当、盆腔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也可能是肾结石、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常见治疗方法有休息、调整饮食、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等,如过度劳累可休息和热敷,盆腔炎需用头孢克肟等药。日常生活要保持良好姿势、规律饮食、经期保暖。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头孢克肟有哪些不良反应

头孢克肟使用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常见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等,症状轻,停药可缓解;还可能有过敏反应,严重时呼吸困难;少数有血液系统异常,影响凝血与免疫;也可能损害肝肾功能,不过发生率低;长期大量用会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不适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