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去疤痕能否完全去除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没有能完全去除疤痕的激光治疗。一般情况下,激光去疤痕不能完全去除疤痕,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疤痕外观。激光去疤痕对减轻疤痕颜色有淡化效果,对缓解疤痕凹凸不平有平整效果,对改善疤痕质地有软化效果,对减轻疤痕瘙痒、疼痛等不适有缓解效果。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1. 减轻疤痕颜色:激光产生的特定波长能被疤痕中的色素颗粒吸收,将其分解成微小颗粒,被人体吞噬细胞吞噬并排出体外,从而淡化疤痕颜色,使疤痕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更接近。 2. 平整疤痕:对于增生性疤痕或凹陷性疤痕,激光的热效应可刺激胶原蛋白的再生和重排列。对于增生性疤痕能抑制其过度增生,对于凹陷性疤痕能填充凹陷,让皮肤表面更平整。 3. 软化疤痕质地:激光作用于疤痕组织,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疤痕的代谢,使原本坚硬的疤痕组织逐渐软化,恢复一定弹性。 4. 缓解不适症状:激光治疗可调节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疤痕引起的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激光去疤痕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轻微不适,一般几天后可自行缓解。少数人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减退,需数月恢复。还可能有感染风险,治疗后要注意护理伤口,避免沾水。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宫腔镜有什么副作用

宫腔镜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损伤临近器官、出血、感染、气体栓塞和子宫穿孔,但不一定都会发生,严重情况概率较低。损伤临近器官少见;术后可能少量阴道出血,损伤大血管会大量出血;消毒或护理不当易感染;膨宫时可能出现气体栓塞;子宫穿孔与子宫状况和操作技术有关。总体安全性高,术前评估、术后遵医嘱护理可降低不良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3-23

怀孕时患有妇科病会有什么后果

怀孕时患妇科病后果严重。一是导致孕妇不适,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影响生活与睡眠,还可能引发不良情绪;二是影响胎儿发育,病菌穿过胎盘可致胎儿生长受限、畸形甚至死亡;三是增加胎膜早破、流产或早产风险;四是分娩时胎儿易受病菌感染。孕妇应重视孕期妇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以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去瘊子后还会长吗

激光去瘊子(疣)后有可能复发,这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治疗不彻底,残留病变细胞会增生;二是激光无法完全清除皮肤内人乳头瘤病毒,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易活跃;三是自身免疫力强可抑制病毒,低下则易复发;四是日常防护不当,如创口护理不佳、不注意卫生,会增加复发几率;五是再次接触病毒会感染新疣体。为防复发,应治疗彻底,提升免疫力,做好防护。

科普文章 2025-03-23

妇科常规体检有哪些项目

妇科常规体检项目丰富,能全面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包括妇科内检,初步判断炎症、肿物;白带常规,检测阴道病原体感染;子宫及附件超声,排查肌瘤、囊肿等病变;宫颈防癌筛查,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乳腺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定期进行这些检查,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障女性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3

喝了隔夜茶会有什么后果

喝隔夜茶的后果不一。若保存良好未变质,适量饮用一般无明显不适;但茶叶泡久,鞣酸等溶出多会影响消化;保存不当变质,滋生细菌会致肠胃不适;且其中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影响睡眠。其后果取决于茶叶保存状况、个人体质等。保存好适量饮用或许无妨,反之可能有健康隐患,建议尽量喝新鲜茶水。

科普文章 2025-03-23

住院化验血都查什么

住院化验血项目丰富,主要有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血常规可判断感染、贫血等;生化检查反映肝肾功能等指标;凝血功能评估凝血能力;传染病筛查排查常见传染病;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肿瘤诊断与监测。这些检查能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为诊疗和病情监测提供依据,制定适宜治疗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3

绝经会有什么影响

绝经对女性身心影响多方面。生理上,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潮热出汗、头晕心慌等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局部雌激素减少导致阴道干涩、尿频尿急;心理上,雌激素波动影响神经递质,使女性情绪不稳,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此外,绝经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女性绝经后需关注自身健康,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3

人流手术后医生开避孕药的原因是什么

人流手术后医生开避孕药有诸多益处。其含有的雌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雌激素可加快受损内膜恢复,减少出血;能调节月经周期,让被打乱的经期恢复正常;可降低感染风险,维持生殖系统内环境稳定;还能减少再次怀孕可能,抑制排卵。基于这些考虑,医生会开避孕药,女性需遵医嘱服用,以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3

擦玻尿酸对毛孔粗大是否有用

擦玻尿酸对改善毛孔粗大有一定作用。其强大的保湿功效,能形成保湿膜,让皮肤水润饱满,视觉上缩小毛孔;长期使用可改善肤质,使皮肤光滑细腻;还能增强皮肤弹性,让毛孔周围肌肤更紧实。不过,每个人治疗效果不同。且擦玻尿酸虽相对安全,但可能有过敏反应,劣质产品还会致感染、堵塞毛孔,使用前建议先小面积试用。

科普文章 2025-03-23

哪种避孕药没有副作用且效果好

避孕药分为短效、长效和紧急避孕药,均有副作用,只是程度和表现不同。短效避孕药副作用相对小、效果好,按时服用避孕率达99%左右,但可能有类早孕反应、影响月经;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副作用多,如月经失调等,使用较少;紧急避孕药副作用明显,会致月经紊乱等,不能常吃。选择时要综合自身情况,严格遵医嘱,有不适及时咨询。

科普文章 2025-03-23

干扰素栓的副作用是否大

干扰素栓副作用通常不大,多数人可耐受。常见副作用有局部和全身反应,局部如阴道瘙痒、灼热感、分泌物增多,由药物刺激阴道黏膜所致;全身反应如低热、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多在用药初期出现。不同人对药物耐受性不同,副作用表现和程度有差异。这些副作用大多停药后可缓解,不造成严重后果。使用时若不适明显,需及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3

备孕期间是否可以做激光脱毛

备孕期间通常不建议做激光脱毛。激光脱毛虽理论上对全身影响小,但在备孕这一特殊阶段,激光产生的能量和热效应潜在影响尚不明确;脱毛时的疼痛刺激可能使内分泌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影响受孕;皮肤出现反应需用药时,可能影响备孕。此外,个体对激光反应有差异。为保障母体和胎儿健康,建议分娩和哺乳期结束后再考虑激光脱毛。

科普文章 2025-03-23

生殖六项激素有哪些

生殖六项激素含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反映垂体功能;雌二醇、孕酮关乎女性生殖与月经;睾酮维持生殖功能;泌乳素影响乳腺与泌乳。各激素有其来源和作用,如促卵泡生成素促进卵泡成熟,孕酮利于受精卵着床等。它们相互协作维持生殖系统正常,检测对评估生殖功能、诊断疾病意义重大。

科普文章 2025-03-23

宫颈肌瘤是如何形成的

宫颈肌瘤形成受多因素共同影响。遗传因素使家族成员患病概率增加,基因影响子宫平滑肌细胞生长调控;性激素水平升高,如怀孕、服药等情况,刺激细胞增殖;干细胞突变引发细胞生长分化异常;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外界环境因素损伤子宫组织。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了解成因利于人们采取预防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3-23

苦参凝胶有什么副作用

苦参凝胶使用中可能出现多种副作用。一是局部刺激症状,用药部位或有灼热、疼痛、瘙痒,症状轻但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二是过敏反应,少数过敏体质者会出现皮疹、红斑等,应立即停药;三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阴道菌群失调,增加感染风险。因个体差异,副作用表现不同,使用时需留意自身反应,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科普文章 2025-03-23

激光祛斑第一次不成功能否做第二次

激光祛斑第一次不成功通常可做第二次,但要综合多因素考量。一是皮肤恢复,需等 3 - 6 个月皮肤屏障修复、炎症消退;二是色斑类型,雀斑易治,黄褐斑较复杂,所需次数多;三是激光能量,第二次要重新评估调整;四是间隔 3 - 6 个月,具体因人而异;五是个体有差异,反应和恢复能力不同。治疗前应与医生沟通制定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3

40岁左右适合的紧急避孕药有哪些

40岁左右女性可选用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紧急避孕,但因身体机能变化,使用有风险,需谨慎并咨询医生。左炔诺孕酮72小时内服用,能抑制排卵等,有恶心等副作用;米非司酮120小时内服用,干扰孕卵着床,不良反应相对少。40岁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服紧急避孕药或加重内分泌紊乱等。建议不将其作常规避孕,咨询医生后权衡使用。

科普文章 2025-03-23

上环原理是否等同于流产

上环和流产是不同概念,机制、目的及对身体影响有明显差异。上环是将节育器放宫腔,改变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是长期避孕措施,对身体影响小,可能有少量出血和腹痛;流产是终止已着床妊娠,是意外怀孕补救手段,对身体伤害大,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了解二者区别,利于选择合适生殖健康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3-23

鼓腮是否会加重法令纹

鼓腮是否加重法令纹受多种因素影响。偶尔鼓腮一般不会加重,频繁、过度鼓腮则可能加重。面部肌肉运动频繁,使法令纹处皮肤反复折叠;皮肤弹性随年龄增长下降;年龄大胶原蛋白流失多、皮肤松弛;日常有不良表情习惯,都会增加法令纹加重几率。预防可注意皮肤保湿、防晒,适当按摩。人们应注意表情习惯和皮肤保养,减少法令纹加重可能。

科普文章 2025-03-23

吸氧的5个并发症有哪些

吸氧是常见治疗手段,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呼吸抑制、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肺不张和氧中毒。呼吸道干燥影响通畅,呼吸抑制加重潴留,新生儿吸氧可致失明,高浓度吸氧易引发肺不张和氧中毒。临床吸氧应严格掌握指征,控制浓度和时间,密切观察患者,以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2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