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人流对子宫的影响是什么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做过人流对子宫可能产生多种影响,包括子宫内膜损伤、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感染引发炎症,还可能影响日后怀孕。 1. 子宫内膜损伤:人流手术中,吸刮操作易损伤子宫内膜,使内膜变薄,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导致月经量减少,严重时会闭经。 2. 子宫穿孔:手术过程中,若医生操作不当,器械可能穿透子宫壁,引发子宫穿孔,导致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3. 宫腔粘连:人流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可能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引起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影响生育。 4. 感染引发炎症:人流后,子宫颈口开放,细菌易侵入,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炎症,出现发热、腹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5. 影响日后怀孕:上述影响可能造成受精卵着床困难,增加宫外孕、习惯性流产、前置胎盘等风险,降低受孕几率。 人流对子宫的影响不容忽视,可能从内膜到整体功能都会受损害,引发多种不良后果。女性应重视避孕,避免不必要的人流。若需人流,要选择正规医院,术后做好护理和复查,降低对子宫的伤害。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女性过早绝经有什么危害

女性过早绝经危害多,影响生理与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一是影响生育,卵巢功能提前衰退,生育能力下降或丧失;二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雌激素降低致血脂代谢异常;三是易骨质疏松,骨量流失快、骨折风险高;四是生殖系统萎缩,影响性生活且易感染;五是引发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要关注绝经年龄,有迹象需及时就医干预。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糜烂严重了会怎样

子宫糜烂一般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严重时危害颇多。会出现白带异常,量多、黏稠、色黄且有异味;有接触性出血,性生活或检查后阴道少量出血;还会导致盆腔疼痛,经期、性交时加重。同时,感染风险增加,易引发宫颈炎、盆腔炎等;也会影响生育,降低受孕几率。女性要重视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科普文章 2025-03-22

试管婴儿囊胚培养过程是怎样的

试管婴儿囊胚培养是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先取卵受精,医生穿刺取卵后在实验室完成体外受精;接着进行卵裂期培养,将受精卵置于模拟子宫环境的培养液中,2 - 3天形成卵裂期胚胎;再经2 - 4天培养成囊胚。之后对囊胚评估分级,挑选优质囊胚,合适的进行移植,不合适则冷冻保存。整个过程需专业技术和精准操作,各环节影响成功率。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一般全切双眼皮术后几天会出现增生

全切双眼皮术后15天到30天左右可能出现增生,维持3 - 6个月,具体因人而异,受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手术造成创伤,身体修复机制可能引发增生。术后不同阶段效果有别,15 - 30天可能进入增生期,3 - 6个月增生逐渐减轻。并非所有人都会明显增生,术后需严格按医嘱护理,忌辛辣食物,异常增生要及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2

制霉素阴道泡腾片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制霉素阴道泡腾片用于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使用前洗净双手和外阴,采取仰卧位将药片送入阴道深处。每晚1次,每次1片,7天为一疗程。具体操作包括保持外阴清洁、仰卧屈膝分开双腿、将药推至阴道后穹窿处。用药需规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随意停药。此外,用药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以保障治疗效果。

科普文章 2025-03-22

女人绝经的危害有哪些

女人绝经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带来多方面危害。具体有生殖系统萎缩,影响性生活且易患阴道炎;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因血脂代谢受影响;易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泌尿系统易感染,出现尿频等症状;还会有潮热、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这些危害涉及多系统,影响生活与健康。建议绝经女性保持健康生活、定期体检,必要时遵医嘱干预。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假体隆鼻几年更换一次

假体隆鼻通过植入医用假体垫高鼻梁、改善鼻型。硅胶和膨体是常见材料,硅胶弹性和稳定性好,植入后能与组织较好相容,但随时间可能有包膜挛缩等问题,效果维持10 - 15年;膨体有微孔结构,组织相容性高,无并发症可放置20年甚至更久。不过,手术有感染、排异等风险,术后要做好护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避孕药漏服一天后同房会怎么样

避孕药漏服一天后同房有不良影响。一是避孕效果降低,打破激素平衡增加意外怀孕几率;二是导致激素水平波动,引发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紊乱。不同类型避孕药受影响程度不同,短效避孕药漏服影响较小,紧急避孕药漏服后避孕失败可能性大。发现漏服应尽快补服,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可同时服两片。同房后需留意月经,月经推迟要检测,异常或怀疑怀孕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吸脂后塑身衣每天需要穿多久

吸脂后塑身衣穿着时长对恢复至关重要,一般前1 - 2个月每天穿20 - 24小时,后1 - 2个月每天穿12小时左右,但具体因人而异。初期长时间穿可减少肿胀淤血、助皮肤贴合;后期适当穿能巩固效果、让身体适应。此外,穿塑身衣要选合适尺码,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保持清洁,饮食上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监测排卵做阴超B超好吗

监测排卵时阴超和B超各有特点。阴超优势明显,图像清晰、无需憋尿,能早监测卵泡、精准判断排卵;但未婚、有阴道问题者不适用。B超适用于不适合阴超者,安全性高,不过需憋尿,图像清晰度稍差。选择哪种方式要依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准确监测排卵。

科普文章 2025-03-22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有哪些优缺点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有优有劣。优点为创伤小,切口和组织损伤小、瘢痕不明显;恢复快,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对止痛药物依赖少;视野清晰,利于精准操作。缺点是手术难度大、费用高,有中转开腹风险和穿刺相关并发症。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时,要和医生充分沟通,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

科普文章 2025-03-22

备孕期间做了一次胸透有什么影响

备孕期间做一次胸透大多无明显影响。胸透虽有辐射,但单次剂量通常在安全范围,一般不会使卵子或精子突变。不过,个体对辐射敏感性有差异,少数敏感人群可能受影响,理论上辐射也有使生殖细胞突变的低概率。若做完胸透后怀孕,不用过度紧张,可继续妊娠,但要严格做好各阶段孕期检查,以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2

直肠癌转移盆腔会有什么后果

直肠癌转移盆腔后果严重。局部压迫可致下腹部、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癌细胞侵犯周围组织器官,造成相应功能障碍;肿瘤阻塞肠道引发肠梗阻;还会因肿瘤消耗和进食减少出现恶病质。这些都会影响身体整体功能,且盆腔转移意味着病情晚期,治疗难度增加,生存率降低。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科普文章 2025-03-22

隆鼻几年后是否需要取出

隆鼻是通过植入材料改变鼻高度和形态的医美手术。隆鼻后不一定需取出,若效果好、无异常可长期留存;若出现感染、排异反应、移位、材料老化等情况则需取出,时间跨度从数月到十余年不等。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碰撞,注意观察鼻部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在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妇科排癌检查有哪些项目

妇科排癌检查项目包括妇科检查、宫颈防癌筛查、B超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阴道镜检查。妇科检查可初步判断病变;宫颈防癌筛查能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B超可显示器官形态结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但特异性不强;阴道镜可放大黏膜并取组织病理检查。这些项目各有优势,综合应用能全面排查妇科癌症,建议女性定期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3-22

鼻综合修复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鼻综合修复手术针对鼻部整形失败或效果不佳,一般需2 - 4小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复杂程度不同,耗时有别,轻微调整约2小时,复杂手术需3 - 4小时;医生经验丰富可缩短时间,反之则延长;患者鼻部基础差、配合度低也会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饮食,避免外力碰撞,定期复诊,以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B超应该怎么做

B超检查要做好准备并按流程进行。检查前,腹部检查需禁食8小时,盆腔检查要提前1 - 2小时饮水1000毫升左右,怀孕中晚期妇产科检查无需憋尿。流程上,先挂号开单,再缴费预约,按预约时间检查,检查时暴露部位、配合指令。结束后擦净耦合剂,等待报告并找医生解读。不同部位准备有别,配合检查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3-22

哪种外阴白斑容易发生癌变

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和混合型外阴白斑较易癌变。病程长、症状重、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以及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长期不愈且受不良刺激者癌变风险更高。增生型表现为皮肤增厚等,硬化苔藓型有皮肤变薄等症状,混合型兼具二者特点。不典型增生会增大癌变可能。患者需及时就医、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癌变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3-22

臀部和腿部抽脂手术需要做多长时间

臀部和腿部抽脂手术一般需2 - 5小时,时间因个人情况、抽脂部位、抽脂量而异。身体状况好、无基础疾病,抽脂部位集中、抽脂量少,手术耗时短;反之则长。术后可能出现肿胀、疼痛、淤血等,几周内可消退。术后要穿3 - 6个月弹力塑身衣,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清洁,饮食忌辛辣,多吃蔬果助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哪种宫颈增生容易发生癌变

宫颈增生是一种宫颈疾病表现,部分情况较易发生癌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宫颈细胞不典型增生、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多次分娩或流产史,以及40岁以上年龄因素,都会增加宫颈增生癌变风险。由于宫颈增生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需重视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癌变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3-2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