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服药期间怀孕有什么风险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甲亢服药期间怀孕存在多种风险,可能影响孕妇健康,引发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还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流产,甚至造成胎儿畸形。此外,还可能引起新生儿甲亢或甲减。 1. 影响孕妇健康: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影响孕妇肝功能和白细胞数量,同时甲亢病情可能使孕妇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2. 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甲亢控制不佳,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导致胎儿生长缓慢。 3. 增加早产流产几率:甲亢病情不稳定,容易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早产、流产的可能性。 4. 造成胎儿畸形:部分抗甲状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5. 引发新生儿甲状腺疾病:孕妇体内的抗甲状腺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甲亢或甲减。 甲亢服药期间怀孕风险较大,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都有潜在威胁。备孕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待病情稳定、医生评估合适后再怀孕。孕期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期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是怎样的

子宫肌瘤生长速度不固定,多数每年长1 - 2厘米,部分不足1厘米,少数超2厘米。其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雌激素水平是关键,生育期女性肌瘤生长相对快,绝经后多停止生长或萎缩,生活方式、遗传等也有影响。出现短时间迅速增大或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患者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必要时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2

吃溴隐亭怀孕孩子会畸形吗

吃溴隐亭怀孕孩子不一定会畸形。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孕期使用有一定安全性,大量研究和临床经验显示规范使用时致畸风险较低。但也存在潜在风险,动物实验高剂量使用有不良影响,人体虽未明确仍有潜在致畸可能。用药时间、剂量及个体差异会影响胎儿健康。孕期应做好唐筛、大排畸等产检,及时发现异常。若有疑虑,需及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愈率是多少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低度恶性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一般5年治愈率在70% - 90%。治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肿瘤局限、身体状况好的患者治愈率接近90%;肿瘤转移扩散、治疗中复发或反应不佳等情况,治愈率降至70%左右。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心态,促进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怀孕初期发现子宫肌瘤该怎么办

怀孕初期发现子宫肌瘤无需过度恐慌。首先要评估肌瘤状况,通过超声明确大小、位置等,若不影响可继续妊娠。之后需定期产检,每4周左右一次,监测肌瘤与胎儿情况。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与剧烈运动,多摄入富含营养食物。若肌瘤大、有严重症状,必要时手术,但有流产风险。总之,应冷静应对,在医生指导下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巴起皮屑应该怎么办

下巴起皮屑原因多样,包括皮肤干燥、过敏、脂溢性皮炎、缺乏维生素、清洁过度等。日常可通过饮水、涂保湿霜、补充维生素改善,严重时可采用医美手段,如水光针注射、强脉冲光治疗等,但效果因人而异。各医美方法有不同维持时间和风险,治疗后需做好护理,如保持清洁、防晒、合理饮食、避免用刺激性化妆品,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吃了很多药怎么办

不知怀孕时吃了很多药不必惊慌。首先要明确用药时间和种类,了解是在受精卵着床前后及药物名称、剂量等。接着尽快咨询医生,由其根据药物特性和用药时间判断影响程度。还需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唐筛等了解胎儿发育。若药物危害大,要和医生商讨是否继续妊娠。同时要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关键是及时咨询并配合评估,积极应对。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颈癌的存活率是多少

子宫颈癌患者5年存活率在20% - 90%。其存活率受病情阶段影响,早期癌细胞局限,经规范治疗5年存活率可达90%左右;中晚期癌细胞扩散,治疗难度大,5年存活率降至20% - 50%。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检查。预防方面,可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此降低子宫颈癌发生几率。

科普文章 2025-03-22

怀孕三个月做了5次B超有什么影响

怀孕三个月做5次B超通常无不良影响。B超利用超声波成像,无电离辐射,和X线、CT不同,正常操作安全,大量研究也未证实其会危害胎儿。不过,多次检查可能增加孕妇心理负担,导致其担心胎儿健康,还会浪费医疗资源。总体而言,孕期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B超检查,避免不必要检查,同时调节心理状态。

科普文章 2025-03-22

小孩得了酒糟鼻应该怎么治疗

小孩玫瑰痤疮(即酒糟鼻)可能由遗传、皮肤屏障受损、神经血管调节异常、毛囊虫感染、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致。日常可通过清洁皮肤、防晒、规律作息等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采用药物、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射频等治疗。不同治疗方法效果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有别,治疗有一定风险,术后需做好清洁、防晒、饮食和作息管理。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肌瘤手术后几天能恢复

子宫肌瘤手术后恢复时间通常在 1 - 3 个月,受手术方式和个人体质影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1 个月左右可基本恢复;开腹手术创口大,需 2 - 3 个月。年轻、体质好恢复快,反之则慢。术后若有发热、腹痛等异常要及时就医。术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伤口清洁,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完双眼皮眼睛肿了怎么办

双眼皮术后眼睛肿较为常见,原因包括手术创伤致组织液渗出、炎症反应、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术后护理不当及个人体质敏感等。治疗方法有术后早期冷敷、48 小时后热敷、药物治疗、按摩及注意休息等,不过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术后需做好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避免不良行为,若肿胀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双眼皮感染了应该怎么处理

双眼皮感染原因多样,包括术后护理不当、手术环境不卫生、自身免疫力低下、伤口接触污染物和过早沾水等。治疗方法有保持伤口清洁、涂抹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局部热敷及及时就医,各方法有不同操作要求与潜在风险。感染后要遵医嘱用药,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注意饮食和休息。若症状加重或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尿液阴性是否表示怀孕

尿液阴性通常不代表怀孕,常用的尿妊娠试验阴性大概率提示未孕,但有特殊情况。正常情况下,阴性说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未达阳性标准。不过,检测时间过早、操作不规范、疾病干扰等都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尿液阴性大多提示未孕,但不能完全排除怀孕。可根据不同情况复测,有疑问或月经未来建议就医检查明确。

科普文章 2025-03-22

开内眼角后出现疤痕增生应该怎么办

开内眼角后疤痕增生或因个人体质、术后感染、护理不当、手术创伤大、缝合技术不佳等。治疗方法有涂抹祛疤药膏、激光治疗、压力治疗、注射糖皮质激素、手术修复,各有优缺点和风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治疗期间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日晒,按医嘱护理,不适及时沟通,饮食上忌辛辣,多吃含维生和蛋白质食物助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不知道怀孕时喝了一杯红酒有什么影响

怀孕初期喝一杯红酒不一定影响胎儿,影响程度与饮酒时间、红酒酒精含量及孕妇个体差异有关。饮酒在受精卵着床前期、红酒酒精含量低、孕妇代谢能力强且对酒精耐受性好时,影响可能较小;着床后饮酒可能有一定影响。要判断具体影响,可去医院检查。孕期应尽量避免饮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为胎儿发育创造好环境。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肌瘤开刀后需要住院几天

子宫肌瘤开刀后一般住院5 - 10天,具体时长受手术方式、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若无并发症住院5 - 7天;开腹手术创口大,需住院7 - 10天。住院时医生会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住院时间会延长。出院后患者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按要求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2

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怀孕了有什么影响

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怀孕可能面临诸多影响。孕期肌瘤可能因激素变化增大、发生红色样变,引发腹痛、发热,还会增加流产风险;随着孕周推进,可能导致胎位异常;分娩时可能造成难产;产后易影响子宫收缩,引起出血。鉴于这些潜在风险,孕妇需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肌瘤与胎儿状况,医生会依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2

男人如何减掉下巴上的肉

男人下巴有肉可能由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遗传、年龄增长、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致。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增加有氧运动、面部按摩、保持良好作息、使用紧致护肤品。各方法原理、效果、风险不同,如控制饮食可减少脂肪生成,运动能促进脂肪燃烧。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节食、做好运动防护、试用护肤品,保持好心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见效。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后几天可以出院

微创手术后出院时间通常在2天到7天,具体取决于手术部位、类型和患者恢复状况。体表肿物微创手术一般术后2 - 3天可出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腹腔内手术多在术后3 - 5天出院,复杂的胸腔、盆腔手术可能需5 - 7天,若有并发症则出院时间延长。出院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伤口护理、饮食营养,还需定期复查,以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兜齿的矫正方法有哪些

兜齿成因多样,包括遗传、不良口腔习惯、替牙期局部障碍、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等。治疗方法有佩戴活动、固定矫治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功能矫治器治疗及纠正不良习惯,不同方法适用情况、疗程和风险各异。矫正期间需注重口腔卫生,避免食用特定食物,定期复诊,遇异常及时就医,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科普文章 2025-03-2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