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阴的推拿手法有哪些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补肾阴可通过一些推拿手法实现,常见的有揉按涌泉穴、擦肾俞穴、摩关元穴、揉太溪穴和捏脊。这些手法能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肾脏功能,起到补肾阴的作用。 1. 揉按涌泉穴:涌泉穴在足底,蜷足时足心最凹陷处。用拇指按揉此穴,每次按揉100 - 150下,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可滋阴益肾。 2. 擦肾俞穴: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双手摩擦发热后,上下擦搓此穴,每次5 - 10分钟,能补益肾阴。 3. 摩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用手掌顺时针环形摩动此穴,每次10 - 15分钟,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4. 揉太溪穴:太溪穴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揉按,每次1 - 3分钟,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 5. 捏脊:从尾骨沿脊柱向上捏至颈部大椎穴,每次捏3 - 5遍,可调整脏腑功能、补肾滋阴。 补肾阴的推拿手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机能。这些手法简单易行,但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长期坚持运用这些推拿手法,对补肾阴有一定帮助,不过若症状严重,还需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生二胎打针应该打在哪个部位

生二胎打针部位取决于药物和目的,常见有肌肉、皮下和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常选臀大肌、三角肌,如缩宫素可促进宫缩;皮下注射多在腹部、上臂外侧,像低分子肝素用于抗凝;静脉注射多选择手臂静脉,如抗生素能快速控制感染。不同注射方式各有适用情况,医护人员会依产妇状况选择,产妇应积极配合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2

医院做白带常规的流程是什么

去医院做白带常规有一套明确流程。先挂号就诊,挂妇科号向医生说明症状等,医生判断后开检查单;接着缴费,可多种方式支付;然后到检查室,患者躺检查床摆好体位,医生用窥阴器取白带样本;之后样本送检,贴上信息标签送往检验科;最后等待结果,时间因医院而异。做检查时要放松配合,拿到结果及时找医生诊断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2

怎样锻炼可以缩阴

缩阴锻炼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常见方法有凯格尔运动、阴道哑铃训练、憋尿训练和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要收缩肌肉3秒后放松,每日3组,每组10 - 15次;阴道哑铃训练从较轻重量开始,逐渐增加;憋尿训练有意识中断排尿,但不宜频繁;提肛运动收缩肛门并保持片刻。缩阴锻炼安全有效,但需长期坚持、适度进行,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

科普文章 2025-03-22

可以缩阴的运动有哪些

缩阴运动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阴道松弛,常见的有凯格尔运动、阴道哑铃训练、憋尿运动、提肛运动和瑜伽。凯格尔运动需收缩盆底肌;阴道哑铃训练要从低重量开始;憋尿运动不宜常用;提肛运动反复提放肛门;部分瑜伽动作能锻炼盆底肌。这些运动各有特点,需长期坚持,可依自身情况选择,严重阴道松弛问题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冬季生小孩需要准备什么

冬季生小孩需从产妇和新生儿两方面准备物品,并确保居住环境适宜。产妇要准备厚睡衣等保暖衣物、专用卫生巾等护理用品,以及鸡汤等营养食物;新生儿需准备纯棉的保暖衣物、舒适睡具和常用护理用品。居住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2 - 24℃,并注意湿度。总之,要做好各方面准备,让产妇和新生儿舒适健康度过冬季。

科普文章 2025-03-22

生小孩住院需要准备什么

生小孩住院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物品涵盖产妇、新生儿、证件材料和其他几类。产妇用品有换洗衣物、卫生用品;新生儿用品包括衣物、包被、奶瓶等;证件材料如身份证、准生证、医保卡等;其他物品有手机、充电器、现金等。此外,还可按需准备零食、吸管杯等。提前规划整理,能保障住院生产顺利,避免遗漏物品带来麻烦。

科普文章 2025-03-22

生孩子建卡需要准备什么

生孩子建卡需做好多方面准备。身份证明方面,要准备夫妻双方身份证,部分地区还需户口本;产检资料要带上B超、血常规等报告,助医生了解情况;还需孕妇本人近期证件照用于登记。同时要了解建卡医院具体要求和流程,不同医院有差异。此外,有些地区可能需准生证等。做好这些准备能让建卡更顺利,利于后续医疗服务。

科普文章 2025-03-22

女性结扎手术如何进行

女性结扎手术通常指输卵管结扎术,关键步骤涵盖术前到术后全程。术前要做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全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麻醉方式依患者和手术情况选。手术有经腹和腹腔镜两种,前者腹部切口找输卵管阻断,后者用腹腔镜操作。术后缝合包扎,住院观察1 - 3天。后续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并遵医嘱复查。该手术安全有效,规范操作与护理助身体康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女性结扎手术是怎么做的

女性结扎手术是绝育手术,常见经腹和经腹腔镜两种。术前要做全面检查排除禁忌证,做好心理准备并签署同意书,麻醉方式有局部浸润、硬膜外麻醉等。经腹手术在下腹部切口处理输卵管;腹腔镜手术则在腹部打孔操作。术后需住院观察1 - 2天,注意伤口护理,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手术有风险,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

科普文章 2025-03-22

吃紧急避孕药后如何判断避孕成功

吃紧急避孕药后可从多方面判断避孕是否成功。撤退性出血是常见表现,但不出现也不一定失败,与个人体质有关;月经按时正常来潮基本能说明成功,推迟则需警惕;无早孕反应可作参考,但不能仅凭此判断;同房14天后用早孕试纸检测晨尿,或去医院抽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果更具确定性。判断需综合考量,结果存疑或月经异常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体有异味用什么清洗好

下体有异味可能由阴道炎、卫生习惯不佳等多种原因导致。清洗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温水清洗外阴,能清除污垢,但勿过度清洗阴道内部;二是使用洁尔阴、妇炎洁等妇科洗液,有清洁杀菌作用,但不宜长期用。若异味由疾病引起,如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需用相应栓剂治疗。清洗只是缓解手段,异味持续或伴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前倾应该如何矫正

子宫前倾大多为正常生理状态,无需矫正。因疾病等致异常前倾且有症状时,可采取多种矫正方式。运动锻炼如瑜伽等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变睡姿为侧卧可减少压迫;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子宫托维持子宫位置;严重时且保守治疗无效可手术。多数子宫前倾不必担忧,异常前倾有症状者可依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矫正法。

科普文章 2025-03-22

如何了解子宫恢复情况

了解子宫恢复情况可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观察包括:观察恶露,若量、色、味异常,提示恢复不佳;查看腹部,若未变小,可能有问题;感受腹痛,剧痛、久痛或有异常。医学检查有妇科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等;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等。自我观察可初步判断,医学检查更精准。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产后子宫修复应该怎么做

产后子宫修复可多管齐下。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等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提供营养支持;保证充足休息,利于子宫自我修复;依身体状况适当运动,如产后瑜伽等,促进子宫收缩;母乳喂养能反射性使子宫收缩;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康复仪器辅助。综合运用这些措施,产妇科学进行子宫修复,可促进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如何确定子宫位置

确定子宫位置有多种方法,对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重要。妇科检查可直接触摸子宫,是初步检查手段;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子宫影像,操作简便无创;磁共振成像多方位成像,判断更精准,用于复杂情况;CT检查提供断层图像,但有辐射;自我感知异常如腹部不适等,可能提示子宫位置问题。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及时检查很关键。

科普文章 2025-03-22

如何判断产后子宫恢复情况

判断产后子宫恢复情况可多方面综合评估。观察恶露,正常4 - 6周排净,有规律转变,异常则可能恢复不佳;触摸腹部,子宫会随时间缩小,约1周后腹部摸不到宫底;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可能影响恢复;产后42天复查,超声可准确判断;月经规律恢复通常代表子宫恢复较好。初步自我判断结合专业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产后按压子宫的手法有哪些

产后按压子宫有腹部单手、双手及腹部 - 阴道双手按摩法,目的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腹部单手按摩法操作简单,双手按摩法效果好,腹部 - 阴道双手按摩法多用于出血较多时。单手按摩是将手放子宫底部按摩;双手按摩是一手固定下段、一手在底部按摩挤压;腹部 - 阴道双手按摩是两手相对紧压子宫。不同手法适用情况不同,需专业人员操作保障产妇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应该怎样检查

子宫检查方式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诊断性刮宫。妇科检查可初步了解子宫基本情况;超声检查能显示子宫形态等;宫腔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宫腔并活检;子宫输卵管造影用于排查不孕;诊断性刮宫可明确内膜病变。各检查方法优势与适用情况不同,女性应根据症状和医生建议选合适方法,定期检查利于早发现疾病、保障生殖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22

怎样促进子宫血块排出

促进子宫血块排出可从多方面着手。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缓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子宫收缩;双手搓热后在下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可刺激子宫;多吃山楂、红糖等活血食物,避免生冷辛辣;严重时可遵医嘱用益母草颗粒等药物。但每个人情况有别,若出现排出不畅、腹痛、大量出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异物如何取出

子宫异物取出方法多样,需医生依异物类型、位置和患者情况评估后选择。自行排出适用于小而浅、刺激小的异物;器械取出用于位置浅、可见的异物;宫腔镜取出针对位置深或难见的异物,属微创;复杂情况则需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取出后要注意休息、清洁,按医嘱复查。患者应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