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了十多天还不走怎么办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月经来了十多天还不走属于经期延长,要先明确原因,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改善,必要时及时就医。原因可能有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等,生活上要注意休息、保暖,若情况无改善需去医院检查并遵医嘱治疗。 1. 明确原因:经期延长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如长期熬夜、压力大影响激素分泌;也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所致;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可能有影响。 2. 调节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防止着凉,饮食上避免吃辛辣、生冷食物。 3. 及时就医:若调整生活方式后情况未改善,应及时去医院。医生一般会进行妇科检查、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4. 遵医嘱治疗: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可能需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调节;若是妇科疾病,可能需手术或用抗生素等,具体治疗方案需遵专业医生建议。 月经来了十多天还不走不要慌张,先调整生活方式,若情况未缓解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积极治疗,以保障身体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妇胃酸分泌过多如何缓解

孕妇胃酸分泌过多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饮食上,选馒头等碱性食物,规律进食、少食多餐;生活中,饭后不立即躺,睡觉时垫高头部,穿宽松衣物;还可轻柔按摩腹部、饭后适当散步。若胃酸过多症状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影响生活,要及时就医。采用这些方法,能缓解不适,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4

患有子宫肌瘤生孩子是否危险

患有子宫肌瘤生孩子有一定危险,危险程度与肌瘤大小、位置、数量有关。较小浆膜下肌瘤影响小,较大或特殊位置肌瘤影响大。较小肌瘤(直径<5 厘米)影响小,较大(直径>5 厘米)易致不良后果;浆膜下肌瘤影响小,黏膜下、肌壁间肌瘤影响大。孕期肌瘤可能增大、变性,分娩时可能致难产、出血。孕期需密切监测,保障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孕期脚肿且葡萄糖1加该怎么办

孕期脚肿且葡萄糖1加,可通过以下措施改善: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抬高下肢,保证睡眠;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盐食物,控制碳水摄入;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了解指标变化,血糖异常需排查妊娠期糖尿病,血压升高及时就医;若脚肿加重等不适,及时就诊。孕妇要重视产检,按医嘱处理,保障自身与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4

卵巢囊性结节是否为癌

卵巢囊性结节大多为良性,是否为癌受结节大小、生长速度、患者症状、检查结果等因素影响。多数是生理性或良性病变,会自行消失;较小且生长慢的结节良性可能大,短时间增大的恶性风险高;良性一般无症状,有腹痛等症状情况可能复杂;超声及肿瘤标志物检查也可辅助判断。发现结节应及时就医,综合评估后遵医嘱检查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4

月经前后瘙痒是怎么回事

月经前后瘙痒原因多样,包括经期卫生不良、卫生用品不合适、激素水平变化、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等,也可能由糖尿病等引起。治疗方法有注意卫生、更换用品、调节作息、局部或口服用药等。如经期不卫生可勤换卫生巾、用妇科洗液;过敏可换用品并服抗过敏药。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女性要注重日常护理,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科普文章 2025-03-14

月子期间生气导致奶少怎么办

月子通常指产褥期,月子里生气致奶少可多方面改善。调节情绪很关键,不良情绪抑制泌乳素分泌,可听音乐、聊天缓解;增加哺乳次数,让宝宝多吸吮;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水分的食物;保证休息,避免劳累;还可对乳房按摩热敷促进循环。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能促进乳汁分泌,保障母乳喂养。

科普文章 2025-03-14

月经推迟7天测试还是一杠是否怀孕了

月经推迟7天测试一杠不一定是怀孕,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检测时间,受孕晚时月经推迟7天hCG可能未达可检测水平;二是试纸质量,过期或保存不当会影响结果;三是操作方法,未按说明操作会不准确。此外,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等非怀孕因素也会致月经推迟。建议去医院做血hCG检测和B超检查,以明确是否怀孕。

科普文章 2025-03-14

患有子宫腺肌瘤能否生育

子宫腺肌瘤对生育的影响因人而异,取决于瘤体大小、位置、数量及个体差异。较小、位置不关键的瘤体可能不影响受孕,而大的、位置特殊或数量多的瘤体,会增加不孕、流产、早产等风险。不同患者对瘤体的耐受和反应不同,部分患者仍可正常生育。即便受孕,瘤体也可能影响妊娠结局。有生育需求者,应及时就医评估并在指导下备孕。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孕36周肚子疼应该怎么治疗

孕36周肚子疼需先明确原因再针对性处理。生理性宫缩引起的轻微疼痛,多休息可缓解;饮食问题导致的,调整为清淡易消化饮食;疾病因素造成的,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有早产迹象,如肚子疼伴阴道流血、流水,应平躺呼叫急救并尽快住院。孕妇不能盲目处理,疼痛异常要及时就医,保障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子宫糜烂三度会癌变吗

子宫糜烂三度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三度,一般是因雌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生理现象,不一定会癌变。不过,若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长期受炎症刺激、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癌变风险。建议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如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护宫颈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孕妇吃了木耳应该怎么办

孕妇吃木耳不必过度担忧。正常食用且无不适,因木耳营养丰富,对自身和胎儿有益,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均衡饮食;食用量多或本身肠胃弱,需密切观察自身情况;若出现腹痛、腹泻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此外,后续饮食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孕妇吃木耳后留意自身反应,可保障孕期健康与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3-14

多囊卵巢会癌变吗

多囊卵巢本身通常不会癌变,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风险可能增加。这是因为该综合征长期无排卵,使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且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此外,遗传因素,如有癌症家族史,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会提高癌变几率。患者需积极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并定期体检,以降低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3-14

月经来了半个月是怎么回事

月经来了半个月,可能由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因素引发,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血液系统疾病所致。治疗方法有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手术、中医、物理治疗等。如精神压力大可运动或心理疏导;过度劳累要保证睡眠、加强营养。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日常还需注意作息、卫生、饮食等。

科普文章 2025-03-14

不穿内裤阴蒂就不痒是怎么回事

不穿内裤阴蒂不痒,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内裤材质粗糙刺激皮肤、局部透气性差利于细菌滋生、过紧内裤产生摩擦、对内裤染料等过敏,以及卫生习惯不良使分泌物残留刺激阴蒂。不穿内裤可避免上述刺激,改善透气。建议选择合适材质和尺码的内裤,注意卫生以减少瘙痒。若瘙痒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月经不调怀孕后如何计算怀孕时间

月经不调时,不能用常规方法计算怀孕时间,可借助超声检查、胎动日期、基础体温曲线、末次性生活日期估算。怀孕6 - 13⁺⁶周超声测胎囊大小等推算较准;胎动一般始于18 - 20周,经产妇更早;基础体温升高曲线持续18天不下降,从升高日算怀孕日期;末次性生活日期加14天左右为大概怀孕时间。这些方法能较准确估算,助于孕期保健与分娩计划。

科普文章 2025-03-14

3度宫颈糜烂会癌变吗

3度宫颈糜烂不一定会癌变。它多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表现,受雌激素影响,一般不会引发癌变。不过,若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或受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就会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有3度宫颈糜烂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3-14

月经推迟后出现咖啡色血是怎么回事

月经推迟后出现咖啡色血,可能因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宫颈炎所致。常见治疗方法有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保胎治疗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心态、合理饮食、注意卫生、规律作息,有性生活者异常出血要及时妊娠检测。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子宫肌瘤会导致ca125升高吗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CA125不升高,少数情况下会升高,可能与肌瘤变性、合并子宫腺肌病、肌瘤体积过大有关。肌瘤发生红色变性、肉瘤样变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可使CA125升高;合并子宫腺肌病或肌瘤体积过大压迫周围组织致炎症,也会使CA125升高。此外,CA125升高还可能源于其他疾病。发现CA125升高不能仅凭此诊断,需综合判断。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子宫内膜癌CA125会升高吗

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不一定升高,其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癌症分期上,早期多正常,晚期转移时明显升高;病理类型中,浆液性癌升高概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若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CA125也会升高。且CA125非特异性指标,不能确诊该病。诊断需结合多方面检查。定期体检关注其变化,利于疾病早诊早治。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孩子黄疸高应该怎么办

孩子黄疸高需区分类型采取措施。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2 - 3天出现、7 - 10天消退,可通过适当晒太阳(保护好眼睛和会阴部)、增加喂奶次数促进排便来缓解。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久,常用蓝光照射治疗,也可遵医嘱用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此外,要定期监测胆红素。家长应学会初步判断,保障孩子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