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有哪些下奶的食物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哺乳期有多种有助于下奶的食物,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部分蔬菜、汤类等都有一定作用,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入。 1. 富含蛋白质食物:猪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能为乳汁分泌提供原料,利于下奶。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增加乳汁分泌量。 2. 蔬菜类:莴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刺激乳汁分泌。莲藕含有大量淀粉、维生素等,对下奶有帮助。 3. 汤类:鲫鱼汤营养丰富,有通乳作用。花生猪蹄汤富含蛋白质等营养,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4. 坚果类:花生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有一定的下奶功效。 哺乳期女性的饮食应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多种食物合理搭配食用,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糖耐检查结果怎么看

糖耐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主要看空腹、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数值及异常程度。空腹血糖正常在3.9 - 6.1mmol/L,≥7.0mmol/L可能是糖尿病;服糖后1小时正常为6.7 - 9.4mmol/L,>11.1mmol/L可能是糖尿病;服糖后2小时正常≤7.8mmol/L,7.8 - 11.0mmol/L可能糖耐量受损,≥11.1mmol/L可能是糖尿病。结果是判断血糖调节能力依据,可早发现异常以便应对。

科普文章 2025-02-15

糖耐量测试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糖耐量测试检测人体葡萄糖耐受能力,用于诊断糖尿病与了解血糖调节能力。测试目的包括筛查糖尿病前期等,对高危人群意义大。测试前空腹8 - 10小时,口服葡萄糖溶液后在多个时间点抽血测血糖。正常范围有明确数值。结果异常时需从饮食、运动等调整,包括控制热量、增加膳食纤维、加强锻炼等,必要时就医进一步诊治。这是检测血糖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

科普文章 2025-02-1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妊娠、疾病相关,水平变化提示多种情况,应对措施依具体原因而定。其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是检测怀孕重要指标。未孕女性血中水平低,怀孕后快速升高且不同孕期范围不同。与妊娠关系上可判断怀孕与否及妊娠是否正常。某些肿瘤疾病会使其水平异常升高。水平异常时要先确定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2-15

白带4度一般需要治疗多久

白带清洁度4度表明阴道内环境差、炎症较严重,治疗时间通常在7天到14天,受病原体类型、病情、免疫力等因素影响。常见细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用甲硝唑等药,约7天症状改善;霉菌性阴道炎用克霉唑等药,约需14天。治疗期间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合理饮食,按疗程用药并定期复查,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白带4度一般需要治疗多少天

白带4度治疗时间一般为7 - 14天。白带4度提示阴道炎症,阴道清洁度差、杂菌和白细胞多。治疗时间受病原体类型、患者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法影响。细菌性阴道炎用甲硝唑等药治疗,7天左右症状改善,彻底治愈可能需14天。病情严重且用药无改善要就医。白带清洁度与女性健康有关,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清洗阴道。

科普文章 2025-02-15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原因多样,有子宫内膜炎、息肉、流产不全、内膜癌和正常生理现象等。子宫内膜炎因炎症刺激致内膜充血水肿,有腹痛和白带异常症状;息肉是内膜过度生长改变结构;流产不全有残留胚胎组织;内膜癌较少见。处理方式根据病因,炎症用抗生素,息肉或流产不全可能手术,生理现象定期复查,发现后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长期吃避孕药对身体伤害大吗

长期吃避孕药对身体有伤害且不同类型伤害有别。短效避孕药正确服用伤害较小,能调节月经、减轻经前综合征,但有轻微不适且长期服用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增加血栓风险。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大,长期服用伤害大,会内分泌失调、影响肝肾功能。紧急避孕药不能常规用,频繁用会干扰内分泌影响生育。避孕药要遵医嘱使用,还需考虑自身状况等因素。

科普文章 2025-02-15

假性阵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假性阵痛是妊娠晚期的生理现象。其特点为不规则、强度弱、持续短且无规律间隔,成因是子宫肌肉敏感性增加。与真阵痛比,真阵痛有规律、间隔渐短、强度渐强。应对时孕妇要放松、改变姿势、避免劳累、保证休息。这是妊娠晚期常见现象,孕妇要正确识别,疼痛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多种疾病有关,可引发宫颈癌等严重疾病。传播以性传播为主,少数间接接触传播。病毒有多种亚型,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增加癌变风险。感染后可能无症状且部分可被自身免疫力清除,持续感染才可能病变。男女有各自检查手段,增强免疫力、健康生活方式可应对,病变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5

月经量少是否意味着癌症

月经量少通常不代表癌症。常见原因有内分泌失调,像长期精神压力、过度节食影响激素分泌致内膜增生不足;子宫内膜损伤,多次人流或刮宫手术使内膜变薄;卵巢功能衰退致雌激素减少。但少数情况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影响内分泌或内膜时也会月经量少。月经量突然明显减少或伴有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异常应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科普文章 2025-02-15

人流后复查发现宫腔少量积液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人流后复查宫腔少量积液原因有多种。一是正常现象,子宫内膜修复时渗出液积聚,可自行吸收。二是炎症因素,如子宫内膜炎等感染致局部渗出增多。三是子宫复旧不良,影响积血和渗出液排出。应对方法有观察、休息、药物治疗(炎症引起时用头孢拉定、甲硝唑等)。少量积液多为正常,若有腹痛、发热或积液量增多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人流后复查宫腔有少量积液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人流后复查宫腔少量积液原因有多种。一是正常现象,内膜创面渗出液积聚,可能自行吸收。二是炎症,像子宫内膜炎等感染致局部渗出增多,会有腹痛、发热症状。三是子宫复旧不良,子宫收缩差使积血不能排出。处理上,正常可暂不处理;子宫复旧不良遵医嘱用益母草等;炎症用阿奇霉素等。要综合判断原因并恰当处理,积液变化异常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宫颈炎用什么药效果较好

宫颈炎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生素和局部用药。阿奇霉素是常用抗生素,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疗效好,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杀菌,使用要遵医嘱确定剂量疗程。多西环素也有效,可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对多种病原体致宫颈炎有治疗效果,使用要严格遵医嘱。宫颈炎用药需谨慎,病因不同药物有别,患者应配合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2-15

宫颈炎应该用什么药效果好

宫颈炎用药依据具体情况,涉及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主要有抗生素和清热利湿类药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对细菌感染引发的宫颈炎有效,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菌,需遵医嘱确定剂量疗程;清热利湿类的妇科千金片可改善症状。治疗药物因病因而异,轻者局部用药,重者可能口服药或联合治疗,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可提高疗效。

科普文章 2025-02-15

药流后应该怎么保养

药流后保养涵盖多方面。休息上要保证约2周,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饮食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卫生方面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同时要关注身体状况,如阴道出血、腹痛情况,出血超2周或腹痛严重需就医。各方面保养都很重要,关乎身体恢复,异常就医是健康保障。

科普文章 2025-02-15

月经第三天就基本没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月经第三天基本没了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像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子宫内膜薄、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治疗方法有调整生活作息、舒缓情绪、补充营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维持月经正常有帮助。

科普文章 2025-02-15

带环后会有什么感觉

女性带环(子宫内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觉不同,可能有轻微腹痛、少量阴道出血、腰部酸痛、白带增多,也可能无明显异常。轻微腹痛因子宫对节育器排异收缩,数日内渐轻;少量出血源于内膜损伤,持续3 - 7天;腰部酸痛与子宫收缩或节育器刺激有关;白带增多可能是局部炎症反应。带环后症状多轻微且短期缓解,异常则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卵泡排掉和萎缩有哪些区别

卵泡排掉与萎缩在多方面有区别。形成机制上,排掉是成熟卵泡破裂排卵,萎缩是卵泡未成熟就退化。超声表现方面,排掉后卵泡位置塌陷变小且盆腔可能有积液,萎缩是卵泡变小形态不规则。激素水平上,排掉时促黄体生成素等有高峰,萎缩无典型高峰。对生育影响也不同,排掉可受孕,萎缩影响受孕。生育中卵泡发育排卵很关键,异常需检查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5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是中年向老年过渡时的身心不适症状,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卵巢功能衰退致激素分泌不稳定是根本原因,雌激素降低会使身体多系统改变。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等。可通过规律作息、运动、饮食等生活调理,保持乐观心态等心理调适来应对,严重时需就医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5

卵泡排掉和萎缩有什么区别

卵泡排掉与萎缩在多方面存在区别。形成机制上,排掉是成熟卵泡破裂卵子排出,萎缩是卵泡停止发育变小。超声表现方面,排掉后卵泡消失或有少量盆腔积液,萎缩是卵泡变小且不规则无破裂迹象。激素水平变化,排掉有促黄体生成素高峰和排卵后孕酮升高,萎缩无正常周期性高峰。对受孕影响,排掉可能受孕,萎缩导致受孕困难,卵泡发育异常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