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筛和糖耐何时做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糖耐指的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般糖筛在孕24 - 28天进行,糖耐在糖筛结果异常时进行,通常在孕28 - 30天进行。 糖筛主要是初步筛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24 - 28天这个时间段,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相对稳定,能较好地反映孕妇的血糖代谢情况。若糖筛结果异常,就需要进行糖耐进一步确诊。因为随着孕期发展,孕妇身体对糖的代谢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孕28 - 30天进行糖耐可以更准确判断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孕妇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疑似糖尿病症状,或者家族中有糖尿病史,应及时就医检查,不管是否处于常规检查的时间段。 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过度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期糖筛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孕期糖筛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空腹血糖需低于 5.1mmol/L,口服 75g 葡萄糖后 1 小时低于 10.0mmol/L,2 小时低于 8.5mmol/L,此范围经大量临床研究得出,在此范围内患糖尿病风险低。血糖高于此值有风险且越高越大,超出正常范围应就医做糖耐量试验等检查并接受治疗。孕期合理饮食如多吃蔬菜粗粮、避免高糖食物,适度散步可助维持血糖稳定。

科普文章 2025-01-12

唐筛在孕期哪个月做

唐筛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在孕期 15 至 20 天进行。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相关物质浓度,结合多因素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等疾病的危险系数。结果高风险需进一步羊水穿刺确诊,结果异常或有高危因素应及时就医。需知唐筛只是筛查手段,低风险也不能排除胎儿患病可能。

科普文章 2025-01-12

孕期几个月做唐筛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通常在怀孕 15 - 20 周进行。通过化验孕妇血液检测相关物质浓度,结合多因素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等疾病风险。孕妇年龄超 35 岁或家族有遗传病史时风险增加需按时检查。若唐筛高风险,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 DNA 检测,必要时及时就医,此检查能提前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助孕妇及家人做好准备。

科普文章 2025-01-12

唐筛在孕期几个月做

唐筛是孕期检查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手段,时间在孕期 15 - 20 天到 20 周。此区间内孕妇血液指标能较准确反映风险,过早检测标志物浓度未达合适水平影响准确性,过晚则后续处理风险大。结果高风险或临界风险需就医做更精确检查,且唐筛只是筛查,低风险也不能排除患病可能,孕期要按时产检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1-12

唐筛怀孕几天后出结果

唐筛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结果通常 7 到 14 天出。通过化验孕妇血液检测相关物质浓度并结合多因素判断胎儿患病风险。等待超 14 天未得结果可能是样本等特殊情况,需联系医院。结果高风险要就医做更精确检查确定染色体异常。它只是初步筛查,低风险也不能排除患病可能,孕妇孕期需按医嘱定期产检以保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1-12

怀孕多长时间可做唐筛

唐筛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怀孕 15 至 20 天可做。通过化验孕妇血液,检测相关物质浓度并结合多因素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等疾病的危险系数。孕妇年龄大等情况应及时做唐筛,结果高风险需进一步做更精确检查确诊,必要时就医咨询。唐筛只是筛查手段,结果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可能。

科普文章 2025-01-12

唐筛怀孕多久查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通常在怀孕 15 天到 20 天 6 时进行。通过化验孕妇血液,检测相关物质浓度并结合多因素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的危险系数。结果风险高需就医,可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 DNA 检测确诊。它只是初步筛查手段,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染色体异常等问题,孕期仍需按医生要求进行其他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1-12

怀孕做唐筛需要多长时间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需 3 - 7 天。包含孕妇血清学检查及结果分析计算风险值,流程和样本量影响出结果速度。若结果显示胎儿患唐综合征风险高,孕妇需尽快就医,可能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 DNA 检测确诊。唐筛是重要产前筛查手段,虽能初步评估风险,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果仅供参考。

科普文章 2025-01-12

怀孕几个月查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即 21 - 三体综合征,怀孕 15 - 20 天可筛查,中期筛查常见。此阶段通过检测孕妇血清指标等,结合多因素可初步评估胎儿患病风险,高风险需进一步羊水穿刺确诊。孕妇年龄≥35 岁、家族有患者或曾生育过患儿,胎儿患病风险高,应重视筛查,必要时及时就医做更详细检查,因其是染色体异常疾病,患病胎儿可能有多种问题,孕期做好相关检查利于优生优育。

科普文章 2025-01-12

怀孕几个月进行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通常在怀孕 15 至 20 天进行。通过化验孕妇血液,检测相关物质浓度并结合孕妇信息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等疾病的危险系数。若结果高风险,孕妇需就医,可能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 DNA 检测确诊。孕妇在筛查前要准确提供年龄、体重、孕周等信息,因其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

科普文章 2025-01-12

糖筛报告多久可以拿到

糖筛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报告 1 到 3 天可拿到。检测需分析血液葡萄糖等指标,流程简单高效且检查量小 1 天出结果,复杂或人数多则 3 天。3 天后未拿到可能样本丢失或结果异常需复核,应及时联系医院。糖筛结果重要,患妊娠期糖尿病需调整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用药控制血糖,降低对孕妇胎儿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1-12

糖筛多久能拿到报告

糖筛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检查后 1 - 3 天出报告。需空腹抽血,喝糖水后 1 小时和 2 小时再抽血,实验室分析样本需 1 - 3 天。结果接近临界或异常需进一步糖耐量试验。若超过 3 天未拿到报告,应联系医院相关部门。孕期孕妇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食物,保持适量运动,以维持血糖稳定,利于孕期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12

糖筛在几周做呢

糖筛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通常在怀孕 24 - 28 天进行,此时期孕妇激素水平变化大,胎盘激素致胰岛素抵抗易糖代谢异常,此时筛查可及时发现糖尿病。若孕妇有多饮多食多尿且体重不增等疑似症状或家族有糖尿病史等高危因素,未到 24 天也应就医检查。孕期饮食管理重要,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并适当运动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科普文章 2025-01-12

糖筛何时做最准确

糖筛通常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一般怀孕 24 - 28 天进行较合适,此时激素水平稳定,胎盘激素对胰岛素抵抗作用也稳定,能较好反映血糖代谢情况。若孕妇年龄大于 35 岁、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需更早检查。检查前几天孕妇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高糖食物,以免影响结果。若检查异常,需及时就医确诊并接受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1-12

糖筛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

糖筛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正常空腹血糖<5.1mmol/L,口服 75g 葡萄糖后 1 小时<10.0mmol/L,2 小时<8.5mmol/L,此参考值经大量临床研究得出。孕期生理变化会影响血糖代谢,血糖高于参考值有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需就医确诊并遵医嘱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及必要时药物治疗。糖筛结果正常也不能忽视血糖,孕期应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产检监测血糖。

科普文章 2025-01-12

唐筛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正常参考值为甲型胎儿蛋白0.7 - 2.5M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4 - 2.5MOM、游离雌三醇0.5 - 2.0MOM。它通过检测孕妇血液指标结合年龄、体重等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结果异常时胎儿患病风险可能增加,但只是初步筛查。唐筛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孕妇应准确提供信息确保结果准确,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

科普文章 2025-01-12

怀孕多少周查唐筛

怀孕 15 - 20 周进行唐筛检查有依据,此阶段孕妇血清标志物能反映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结果高需进一步检查,孕妇超 35 岁或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要重视唐筛,异常及时就医。唐筛仅为筛查手段,不能确诊疾病,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胎儿患染色体疾病可能,孕期需进行其他常规检查以保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12

孕妇怀孕几个月做唐筛

唐筛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孕妇怀孕 15 - 20 天可做。通过抽血清检测相关物质浓度并结合多因素计算危险系数。孕妇年龄大等情况应按时检查。结果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如羊水穿刺确定胎儿染色体情况。它只是筛查手段,低风险也不能排除患病可能,孕期需其他产前检查保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12

孕妇几个月做唐筛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孕妇做此检查时间为怀孕 15 至 20 天。通过化验血液检测相关物质浓度,并结合多因素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等疾病的危险系数。结果风险高需进一步检查,孕妇年龄超 35 天或家族有遗传病史更应重视。需知唐筛只是筛查手段,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患病可能,孕期仍需定期进行其他产检以保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12

糖筛正常的风险值是多少

糖筛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空腹血糖正常风险值小于 5.1mmol/L,口服 75g 葡萄糖后 1 小时小于 10.0mmol/L,2 小时小于 8.5mmol/L。孕期孕妇生理变化会影响血糖代谢,血糖值在正常范围患糖尿病风险低,高于则可能有风险,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并及时治疗。孕期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适量运动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减少患病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1-12
首页 顶部